一、掌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
二、形成初步规模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在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论坛活动上的致辞
总经理 隋强
(2022年2月24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北交所向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2021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设立北交所,11月15日北交所成功设立开市,3个多月来,市场运行平稳,基础制度经受住了市场检验,达到了预期目标,跑出了“北京速度”、“北交所速度”。这一“速度”的背后,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决心,体现了资本市场大力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信心。从新三板精选层到北交所的开市,我们得到了包括西城区在内的北京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就“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谈两点看法。
一、掌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适应企业特征、响应企业诉求,北交所将一以贯之精准包容的制度特色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北交所的主责主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的核心需求是获取高效便捷的股票债券融资、提升规范运营水平、运用资本化工具激励人才、更加有效的发现价值,稳定向上发展、规范发展、健康发展的预期。北交所承继精选层经验,借鉴境内外交易所有益实践,初步形成了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制度体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准入制度突出多元。丰富创新评价维度,设置四套并行的上市标准,关注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度、研发能力等方面,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企业。二是融资制度突出灵活。提供直接定价、竞价和询价多元发行机制,配备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权益融资工具。引入授权发行、储架发行、自办发行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股权激励突出便捷。上市公司可合理设置股票授予价格,允许将股权激励的股票总量上限设置在30%,给企业利用人才智慧提供了充分灵活的条件。四是交易制度突出高效。
提供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交易方式,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次日起股票涨跌幅设置在30%,契合中小市值股票的特定需求。五是持续监管突出适度。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和上市公司监管接轨的同时,引入宽严相济的特色化监管要求。
实践表明,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突破惯性思维、打破偏好大企业思维。北交所坚持“精准包容”的制度特色,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适应大量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发展诉求,这是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应有之义。
二、形成初步规模,实现高质量的企业持续供给是当前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的重中之重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创业、支撑产业链延链补链的重要力量,也对资本市场发挥直接融资和资源要素配置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资本市场建设规律看,打造主阵地的关键首先是要聚集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市场深度,支撑市场功能发挥、生态形成,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
围绕这一首要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分级分类培育企业。截至2022年1月底,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公司超过千家,正在进行上市辅导的企业近300家,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占比超过四成,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