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大势
二、把准方向
三、压实责任
在“金秋季”全省招商引资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陕西省省长 赵一德
(2020年10月9日)
在国庆节收假后的第一天,我们召开“金秋季”全省招商引资推进大会,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当前重点工作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抢抓金秋黄金招商季,迅速掀起新一轮大招商、大开放热潮,以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新的力量。
刚才,赵璟同志对全省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作了部署,大家要抓好落实。5个市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大势,提升站位,切实增强抓招商引资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招商引资工作抓得紧、抓得实的地方,经济发展都呈现出了持久的动力和广阔的前景。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站位再提高、压力再传导、工作再加强,迅速在全省推动形成大抓招商的生动局面。我们要从“聚力追赶超越”“直面问题挑战”“抢抓战略机遇”这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聚力追赶超越,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招商引资的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一以贯之的核心要求就是追赶超越,明确要求我们要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当前,陕西仍然是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处于全国中游,与前面的标兵差距不小,后面的追兵又追得很紧,必须从扩大优质增量和提升优化存量入手,努力在追赶超越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工作既是培育新增长点、扩大优质增量的“一号引擎”,也是促进资源要素重组、提升优化存量的“关键因子”,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特别是我省发展正处在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并重的阶段,“十三五”即将收官,如果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十四五”
招引一批夯基垒台的大项目大企业,高质量发展将会变成一句空话,这就不仅是经济上的失误,更是政治上的失责。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高度,从推动陕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从为三秦百姓谋幸福的高度,切实增强狠抓招商引资、聚力追赶超越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直面问题挑战,就是要清醒认识我省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迎头赶上。“十三五”时期,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4%,三星电子、奕斯伟硅材料、吉利汽车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先后落户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总体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带动了全省经济总量争先进位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但更要看到,我省招商引资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形势不容乐观。纵向看,全省合同外资、新签内资项目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近三年统计结果,合同外资年均复合下降13.7%,今年新签入库省际合作项目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些地市出现明显下降。特别是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偏少,全省近三年新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94个、75个和24个,数量逐年下降。同时房地产项目偏多、制造业项目偏少,今年以来实际到位资金房地产业仍排在首位,高于制造业和农林渔牧业。横向看,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国内发达地区持续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全球企业目光的新政策新举措,已经步入了招商引资持续扩大、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的良性循环。周边兄弟省份的招商引资工作也不断升温,各地都在千方百计抓招商、抢项目、拼投资,“你追我赶”形势逼人。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局面,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奋起直追,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成功“突围”。
第三,抢抓战略机遇,就是要善于发挥优势、紧紧抓住“窗口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务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我省科教实力雄厚、交通区位便利、自然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具备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良好资源禀赋。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陕西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了推动产业链转移和新基建建设的重大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推动全方位高层次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带来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推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提升的重大机遇;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带来了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同步转型的重大机遇。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格局出现调整,海外企业寻找产业和资金“避风港”的意愿十分强烈,国内经济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形成了对国际资本的“引力场”
。从以上分析可以预期,陕西对大企业大项目的吸引力必将越来越强,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程度必将越来越深。我们一定要敏锐洞察形势,善于危中寻机,紧抓有限“窗口期”,最大限度用好客观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持续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新突破。
二、把准方向,突出重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项目,突破在招商。要把准招商方向,突出招商重点,为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强劲、更可持续、更抗风险的动能系统。
一要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提升招商引资的准度。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一手引进“链主”企业,一手导入上下游企业,形成项目招引的“葡萄串”效应。要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瞄准大型外企、央企、国企、民企,着力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产业项目。比如,三星电子自2012年落户陕西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60亿美元,带动引进相关配套企业110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各地都要努力引进大块头项目,尤其要在投资50亿元以上的优质工业项目上争取突破,做到引进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要在延链补链中提升竞争力。针对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缺链部分进行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引进关键环节企业和配套企业,着力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并积极探索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引进企业,提升配套协作能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要在培育新的增长点上形成动力源。注重引进平台型项目、专精特新项目、公共服务类项目,特别是要下力气引进和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市场前景广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孵化培育体系,为各类孵化器配强硬件、创造环境,促进孵化器聚集要素、完善功能、优化服务,努力打造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形成新产业和新环境良性互动、大中小企业和谐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
二要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提升招商引资的深度。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和集聚产业的现实要求,招才引智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支撑创新创业的有效路径,两者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同步推进。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紧盯我省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用真情、下功夫、花本钱,吸引这些人才来我省从事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努力把人才转化成资源、把智力转化成资本。在招引人才过程中,要更多发挥各方面发展优势,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供精细高效的服务,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舞台、能创业。要大力引进创新团队。以产学研协作为抓手,引进一批对我省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预期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研团队,帮助解决研究场地、孵化场所,搭建“创新+金融”平台,让创新变创业、创业变企业、企业成产业。要大力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大型企业在产品设计、企业经营、技术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加重视“微笑曲线”两端,提升我省企业现代化管理和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产品竞争力。在这方面,西安市高新区出台了“招商10法”和“引智10条”,发挥了很好作用,大家可以学习借鉴。
三要将“海外引凤”与“国内承接”相结合,提升招商引资的广度。这次疫情客观上催生了全球资本避险、产业链变局、高端人才流动的趋势,我们要抢抓机遇,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招引更多优质资本、优秀企业落户陕西。要下大气力招引外资。发挥陕西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优势,围绕建材、能源、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互补领域,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产能合作,大力培育引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向西开放空间。要围绕国家即将出台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紧盯欧盟、港澳台、日韩、新加坡等发达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