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加快推进残联改革
二、进一步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三、进一步转作风提振精气神
在全省深化残联改革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江苏省残联理事长 万力
(2020年7月28日)
全省深化残联改革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省委群团改革再出发座谈会、全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精神,落实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查找短板和薄弱环节,研究推进残联改革暨下半年重点任务落实,确保顺利完成残联改革任务,实现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进一步加快推进残联改革
一是着力加快改革实施进度。全省残联改革自启动一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目前了解情况看,各地改革进展不平衡,有的设区市已着手实施,有的设区市方案刚出台;有些改革措施已经拖动,有些工作还未系统谋划推进。要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全力协同推进。省级层面,省残联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要对照各自任务分工,逐项自查,查漏补缺,涉及的政策措施抓紧出台,11月底前,省残联改革基本收尾。市级层面,要抓紧细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任务、职责分工、完成时限,画出时间表、路线图,推动改革方案落地落实。县级层面,在配合省、市残联实施好改革的基础上,尽快成立残联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启动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制定工作,方案在报同级党委政府审批前,需先经市级残联审核备案,年底前县级残联改革实施方案要全部出台。
二是着力攻坚改革重点难点。具体要抓好三项:一要推动县级残联设立党组。我们讲党对残联工作的领导,首先是要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党组发挥的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而支部发挥的是战斗堡垒的保障作用,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目前,县级残联未设立党组的还有18个,符合设立党组条件的地区,尽快按规定程序报批,班子党员人数不够的,要积极向当地党委和组织部门汇报争取,上级残联要主动帮助协调。二要稳妥处理残疾人专委改革。这项工作关注度高,关系到基层队伍稳定,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矛盾。在专委改革问题上,要把握一个核心,即“改善薪酬待遇,搭建上升通道”;两个坚持,即“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宣传引导”
,做到稳妥稳定。县级在制定方案时,要符合本地实际,措施更具体更可操作,市级在审核县级改革方案时要给予关注指导。三要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补齐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切实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着重提高覆盖面,建好“残疾人之家”等基层服务平台;残疾人非基本公共服务着重扩大供给,发挥市场、专门协会、助残组织等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质量着重创新机制,推进“互联网+”智慧残联建设,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延伸下沉共享,做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
三是着力抓好县级残联改革。全省残联改革重心在基层、改革落实在基层、改革成果最终还是显现惠及在基层。从某种角度上讲,残联工作干得好不好,主要看县级残联。一要更加注重转变工作理念。观念上由“组织本位”向“残疾人群众本位”转变,由“注重管理”向“注重为残疾人群众提供服务”转变,服务上由“单纯以残联组织为主体”向“以残联组织与社会组织共同为主体”转变,资源上由“计划行政供给”向“高效便捷透明精准供给”转变,让更多资源更大限度向基层残疾人集聚。二要更加注重建强基层组织。把加强基层残联组织作为改革着力点。根据中国残联、民政部关于加强和改善残协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健全村(社区)残协组织,各地要认真摸清各自的残协底数和运行情况,明确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残疾人工作职责分工,确定残协职责,配齐人员,建立工作制度,切实发挥残协在联系、维权、服务残疾人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三要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能力。服务硬件、软件要同步跟上。所谓硬件,就是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智慧残联省里已立项,即将在全省铺开,届时数据、相关服务将全面共享;同时要结合“放管服”改革,有机对接残疾人服务的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及时汇聚更多服务资源,响应群众需求,推动资源和服务供给精准快捷高效。
二、进一步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一是务必抓好脱贫攻坚“三进三查”问题整改。去年底,我省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基本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重点是对照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这个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全面完成残疾人脱贫扫尾提升任务。前期,经过三个月入户调查,排查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残疾儿童少年未接受教育、惠残保障政策未落实、残疾人家庭脱贫不解困等方面。近期,省残联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三进三查工作间题整改的通知》,请各地按要求认真落实。一要建立整改清单。对反馈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列出共性、个性问题清单,并相应制定整改清单。整改清单要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逐项逐条逐人建立整改台帐。其中,针对共性问题,着重从政策措施层面考虑解决;针对个性问题,按照“一人一档一策”,逐条落实帮扶措施,确保10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二要统筹协同联动。从反映的问题看,整改除了残联,还涉及教育、民政、扶贫等其他多个部门单位。要加强上下联动,一方面,残联系统内部要多沟通,各地对整改中需上级残联协调解决的事项,要主动汇报;另一方面,各地残联主要负责同志要将“三进三查”调研情况向分管领导专题汇报,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要加强横向协同,积极与教育、民政、财政、扶贫、人社、卫生健康、医保、住建等相关部门单位多对接多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三要持续跟踪问效。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要紧盯“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目标,建立间题跟踪反馈机制,根据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动态监测数据,实时了解掌握整改落实情况,根据反债效果,实时启动帮扶机制,努力将“三进三查”问题整改落实形成闭环管理,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真正让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广大残疾人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是务必抓好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今年,省残联承担了省里多项重点工作,包括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家庭无障碍改造、适老化改造)、省政府民生实事(改造提升200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和突出民生问题短板(残疾人托养)。各地残联要高度重视,紧盯抓牢目标任务,务求抓出实效。一要更大力度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上个月,省残联分3个组对全省改造提升情况进行调研,总体情况较好,无锡、常州、连云港等地进展较快,但部分地区也存在功能定位不准、资源整合不到位、社区残疾人参与度低、改造质量不高等问题。各地要严格按照创建标准,突出服务功能和改造质量,对依托“残疾人之家”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种裁体的示范点分类指导,并结合社区康复体育示范点建设,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康复功能和社区参与功能相融共享。其中,已完成改造提升任务的,要逐项对标自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补短强弱;未完成任务的,要加快工作进度,规范创建内容,确保改造质量。省残联将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对改造进度慢、质量不高的重点地区点对点指导督促,并实行月度通报制度,将各地工作进度和典型经验通报各地。二要更大力度推进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工作要求,今年托养服务整改要初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