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
二、聚焦核心要义
三、结合社区实际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讲稿
同志们,XX社区的居民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于前不久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次全会,是在我们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乃至更长远的前景,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不仅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大事”,更是关系到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家事”。因此,准确理解、深入把握全会精神,对于我们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围绕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十五五”发展的宏伟蓝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为“十五五”时期我国的发展定了调、画了图。这五年,是实现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五年。全会通过的《建议》,就是我们未来五年奋勇前进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首先,这次全会是在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领航定向的重要会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高瞻远瞩,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指导原则和重点任务,就是要告诉全党全国人民,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道路怎么走、力量如何聚。这无疑给全社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稳定的预期,彰显了我们党驾驭复杂局面、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能力。
其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会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发展,不再是简单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绿色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从国家层面看,这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落到我们XX市,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新XX;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是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最后,全会为我们金融工作者和基层社区工作者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并对金融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这要求我们必须把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作为社区的包联单位,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与社区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把宏伟蓝图转化为服务社区居民、推动社区发展的具体行动。
二、聚焦核心要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书”与“施工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要完全学深悟透,需要下功夫。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重点解读其中与我们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根基,也是我们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就没有稳固的就业岗位和持续的收入增长。全会再次强调这一点,就是要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XX市正朝着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的目标稳步迈进。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就在于产业。市里正在大力推动构建“X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这背后就是一个个工厂、一条条生产线,也关系着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
我们XX单位,作为金融主力军,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天职。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我们的一家XX支行,紧密围绕所在区“两主四特”的产业体系,为当地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超过5000万元的综合授信支持,帮助企业引进了新的智能化生产线,不仅提升了产能,还新增了近百个就业岗位。这就是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我们相信,只有实体经济的根基牢固了,经济的大厦才能稳固,我们的生活才能更有保障。
二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最近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热词。它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区别于传统依靠资源消耗的生产力,核心在于“新”和“质”,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比如,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无人驾驶汽车、更加高效的清洁能源,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XX市在这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正在积极布局“312”科技创新格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所在的XX区,也在聚焦构建“六大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未来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