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严峻形势
二、深入剖析根源
三、坚持系统施治
在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剖析近期我县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教育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卫生环境,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会,也是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更是一次推动医疗卫生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动员部署会。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深刻反思教训,切实增强推进以案促改的政治自觉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持续加大投入。2023年,全县地方财政支出总额278056万元,其中直接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24792万元,占比8.9%,这份沉甸甸的投入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高度负责。目前,我们拥有700名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队伍,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23名,注册护士195名,这支队伍是守护全县人民健康的主力军。应该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的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少风险和隐患,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个别医务人员在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纪观念上出现了严重滑坡。近期查处的几起案件,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县人民医院原主要负责人莫某,作为全县医疗机构的领头人,本应是医者仁心的表率,却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违规经商办企业,大肆收受他人财物,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他的行为,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更严重损害了县人民医院乃至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的声誉,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
还有发生在基层的案例。新市坝镇卫生院发生男性医生为女性患者开具女性专用药品的怪事,这背后是医保基金监管的严重缺失,是对人民群众救命钱的漠视和侵占。沙岱乡卫生院违规套取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费,更是直接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斯觉镇中心卫生院使用过期医疗器械,暴露出一些单位管理混乱、底线失守的问题。这些案例,虽然发生在个别单位和少数人身上,但影响极坏,危害极大,它侵蚀的是医患关系的信任基石,动摇的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公信力。
同志们,这些案例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惨痛教训。每一个案件,都是一记响亮的警钟。我们决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反思、举一反三,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二、深入剖析根源,筑牢思想防线,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的发生,既有个人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环境因素,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思。
一是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在各种诱惑面前,逐渐忘记了从医誓言,忘记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人生观偏离了航向,价值观出现了扭曲,最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制度笼子扎得不紧。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从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我们在药品采购、设备引进、工程建设、医保基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设计还存在漏洞,权力运行不够公开透明,监督制约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比如,药品和耗材采购环节不规范,为利益输送留下了空间;医保基金审核把关不严,让欺诈骗保行为有机可乘。制度成了挂在墙上的稻草人,没有真正发挥出约束权力的作用。
三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力。一些医疗单位的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意识不强,重业务、轻党建,对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紧不实。对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现不及时、处置不坚决,未能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的领导班子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