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遵循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VIP免费


遵循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发挥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作用。遵循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若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如,5G标准制定、基站建设、终端应用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G技术与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点。然而,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仍面临一些挑战,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改革科研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对于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推动协调发展,重点要抓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近年来,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然而,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在产业发展、人才集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未来要进一步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功能定位,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区域间合作与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我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等成效显著。实施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点流域水质稳步提升,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蓬勃发展,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以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长,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谋划发展所要面对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下一步要继续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新高地。推动企业更好“走出去”,加强与海外市场的对接与合作,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共享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开启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稳定经济增长、支持企业发展、加强职业培训等措施,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标准逐步提高。未来要进一步推动共享发展,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不断把先进的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工作实效。

加强系统协同,构建联动机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打破单一思维和局部视角,建立系统协同的工作机制。在战略布局上,需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统一整体统筹推进。例如,创新发展不能脱离协调、绿色等要求孤立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要兼顾区域协调,避免造成新的发展不平衡;绿色转型需依靠创新驱动,通过技术突破降低减排成本。长三角地区探索出创新研发在上海、制造转化在苏浙皖的协同模式,既强化了创新策源功能,又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统一的环保标准促进绿色发展,是系统协同的生动实践。在政策协同上,需推动形成更强政策合力,确保政策互为支撑、相互促进。财政政策要向基础研究、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倾斜,货币政策要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创新型企业和绿色产业,产业政策要与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相互衔接。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既要通过研发补贴激励技术创新,又要通过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减小区域差异,还需引进先进技术并开拓国际市场。在要素配置上,需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创新前沿、协调发展薄弱环节、开放高地等重点领域倾斜。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提升实践能力,强化本领支撑。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党课讲稿:遵循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