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云南
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的总体思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云南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召开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云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其中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必须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的总体思路,在“六个进一步”上下功夫。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保障机制
生态文明基础保障机制是促进和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措施的总和。近年来,云南省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引导机制、监管和执法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机制,完善坚守耕地、生态保护红线,不断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推进水价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加大推进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力度。完善城市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努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两污”治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绩效管理办法。完善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进一步完善高原湖泊和六大水系的治理机制
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和六大水系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促进生态平衡、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多重优势。我们应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坚持“一湖一策”推进高原湖泊治理,加大一体推进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态“三治一改善”的力度。完善高原湖泊流域空间管控和生态减负机制,努力推动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建立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常态化机制,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严格九大高原湖泊“两线三区”管控,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进一步完善多领域示范样板打造机制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将其作为一以贯之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加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绿美+”经济活力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