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创新载体
1.调整优化镇街社工站布局
2.开展基层治理示范点建设
3.健全议事协商机制
4.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5.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
(二)探索实践
1.推进“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制度
2.开展基层协商议事示范点建设
3.拓宽协商议事渠道
(三)健全机制
1.制定并实施村级重大事项风险排查制度
2.建立村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3.开展村级换届“回头看”
(四)统筹兼顾
1.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小区治理模式
2.建立“红色物业”、业主委员会和业委会并行的物业管理机制
3.制定并实施《XX市小区物业管理导则》
(五)多措并举
1.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2.做好人民调解及信访维稳工作
3.强化公共安全监管
(六)提质增效
1.持续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2.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3.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七)固本强基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力度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3.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部分干部学习不够深入
(二)部分干部对社区治理工作认识不足
(三)社区干部队伍力量不足且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撑
三、2025年基层政法社治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计划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2024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创新载体,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打造“社区云”平台,完善智慧社区建设。将数字化改革理念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打造“社区云”平台,为社区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建立全市社区基本信息数据库,完成全市X个社区基础信息维护,包括基础信息、网格划分、小区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等数据,并定期进行更新。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完善社区信息化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公共服务设施查漏补缺工作。在原有智慧社区基础上,继续完善“XX市社区云”平台功能,对平台进行升级改版,增加政策宣传、党务工作、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模块,不断丰富平台内容。目前已录入各级政务服务事项X项,包含户籍管理、社会救助、城乡医保、结果公示等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完成“XX市社区治理智慧云平台”设计招标,平台建成后将实现网格化管理、智慧化研判、精细化服务等功能。
构建三级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1.调整优化镇街社工站布局。根据各镇街实际情况,设置与工作需求相适应的社工站,采取对外招聘和内部调剂相结合的方式配备专职社工17名,实行公岗制度,解决事业编制人员身份限制问题。
2.开展基层治理示范点建设。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在XXX等地开展“红色物业”“全科社工”和服务群众“十百千”行动等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工作,形成一批优秀工作法和典型案例。
3.健全议事协商机制。指导XXX街道成立社区协商议事会,在XXXX街道设立社区协商议事室;加强阵地建设,确定XX个社区作为居民协商议事活动基地,推选产生居民议事会负责人10名,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事务协商,全年开展协商活动30余次,解决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100余个。
优化便民服务体系,增强居民获得感。
4.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建立起标准化的“党建+综治+民政+公安+司法+卫生+人社+城管+残联+市场监管+文化+体育+新闻媒体+学校医院+商业服务”十六大类便民服务平台,围绕“群众办事不出社区”的目标,整合各方资源,共筑就近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目前全市已有49个街道(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城区城市治理中心与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5.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落实了“就近办”“同城办”“掌上办”等多项举措,确保了全市民生高频事项实现“全省通办”,切实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探索实践,加强基层协商民主
1.推进“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制度。指导XXX街道成立社区协商议事会,制定《“有事好商量”海棠街道协商议事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16项制度机制;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议事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召开居民议事会20场次;聚焦居民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了小区车位难分配、充电线乱拉等实际问题10余件。
2.开展基层协商议事示范点建设。在XXX街道文昌社区设立全市首个社区协商议事示范点——文昌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客厅;积极申报市级试点单位9个,其中XXX街道七都社区等3个社区被列入省级试点单位。
3.拓宽协商议事渠道,丰富协商形式。通过下沉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建立议题清单;采用“线下集中+线上联动”“集中会议+分片协商”“观摩体验+互动交流”等多种协商形式开展了多轮协商;通过灵活多样的协商形式真正做到了沟通有渠道、化解有方法。如XXX街道七都社区针对部分老旧小区消防管道年久失修、容易引起水带爆炸的问题开展专题协商活动,形成了《关于加强老旧小区消防管道维修更换工作的通知》,有效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
(三)健全机制,规范村级权力运行
1.制定并实施村级重大事项风险排查制度。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建立《村级重大事项风险排查制度》,围绕政治安全、信访维稳、“三资”管理等方面内容制定了3方面8项具体风险排查事项。
2.建立村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指导XXX镇开展村级权力清单修订工作,梳理村级权力事项43项;建立《村级权力运行流程图》,将村级权力事项分为5大类别17小项;建立村级权力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要求各村对照事项内容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方式,落实村级权力责任追究制度。
3.开展村级换届“回头看”。为巩固村级换届成果,防止出现问题线索反弹,市委政法委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全市X个乡镇(街道)XX个村级进行了换届“回头看”,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X个。
(四)统筹兼顾,推动小区治理体系建设
1.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小区治理模式。强化小区党支部建设作用,通过组织架构重构、党员干部下沉等方式破解小区支部力量薄弱难题;充分吸收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业委会成员或顾问,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建立“楼栋党小组”,打造小区党支部示范点12个、楼栋党小组23个;培育社会组织向小区延伸服务,组建红色物业、红管家等志愿服务队伍160支,实现小区问题有人管、居民事情有人办。
2.建立“红色物业”、业主委员会和业委会并行的物业管理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小区治理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建立“红色物业”党组织覆盖工作机制;建立小区业委会和物管会“两委一体”机制;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公司协调运行机制以及物业监督委员会制度;实行红色物业年度考核评价制度;对于存在不交纳物业费的业主设立欠费催缴专班予以催缴;研发“XX市红色物业智管平台”,为小区管理和物业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3.制定并实施《XX市小区物业管理导则》,为小区物业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五)多措并举,打造和谐稳定社区环境
1.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和完善“六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