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系统化
1.优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2.专人专岗与工作制度细化
3.完善保密制度体系
(二)宣传教育普及化和常态化
1.法律法规学习全员覆盖
2.新入职人员专项培训
3.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常态化
4.专业培训提升保密技能
5.保密承诺与自查自评
(三)日常隐患排查与防范精细化
1.日常与重点时段防范相结合
2.多种检查方式相结合
3.涉密设备管理强化
4.网络安全专项检查与整改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干警保密意识仍需加强
2.保密制度执行力度有待提升
3.网络保密技术保障存在挑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思想教育
1.多样化学习方式
2.深入案例分析
(二)严格制度执行
1.制度执行监督强化
2.明确责任追究机制
(三)提升技术保障
1.加大技术投入
2.技术人员培养与引进
2025年法院保密安全宣传周工作总结
2025年,X法院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保密安全宣传周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法院系统保密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现将2025年法院保密安全宣传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系统化
1.优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鉴于法院内部人事变动情况,及时对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优化。由院党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这种组织架构确保了保密工作在法院的全面领导与统筹协调,明确了不同层级在保密工作中的领导责任。
2.专人专岗与工作制度细化。设立专门岗位负责涉密文件与设备管理。对法院公文的收发、登记、传阅、存放等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实行专人领取、逐一登记、签名传阅、专柜存放的工作制度。同时,进一步细化保密日常工作流程,形成了院领导全面负责、庭室负责人直接管理、保密专员日常监督、全体干警积极参与的保密工作格局。
3.完善保密制度体系。修订并完善了《法院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法院办公网络保密管理制度》《法院审判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涵盖各个工作环节的保密制度,共计9项。通过明确各项保密工作的操作规范、责任主体和处理流程,将保密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每项保密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宣传教育普及化和常态化
1.法律法规学习全员覆盖。组织全体法院干警深入学习保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确保每一位干警都能深入理解保密法律法规的内涵与要求,提高保密法律意识。
2.新入职人员专项培训。针对新入职的〔X〕名干警,专门组织保密安全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保密工作基础知识、法院工作中的保密要点、保密技术防范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新入职干警能够快速掌握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自身在保密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迅速融入到法院保密工作体系中。
3.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常态化。利用每周的工作例会,及时传达学习各级保密部门发布的泄密案件通报。通过对这些反面案例的深入剖析,警示全体干警时刻保持保密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让保密意识深入人心。
4.专业培训提升保密技能。邀请保密专家开展保密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涉密载体管理、涉密人员管理、法院审判数据保密、技术防范措施以及要害部门保密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后,组织干警进行交流讨论与实际操作演练,确保干警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保密承诺与自查自评。组织全体涉密人员、院领导以及各庭室负责人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与义务。要求各庭室定期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将保密责任落到实处。
(三)日常隐患排查与防范精细化
1.日常与重点时段防范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明确各庭室的保密安全责任,要求干警做好日常保密工作。在重大节日、重要审判活动期间,提前召开院务会议,专题部署保密安全防范工作,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保密措施在关键时期得到有效落实。
2.多种检查方式相结合。采取多种保密检查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排查保密隐患。每月定期对各庭室、办公室、审判庭、调解室等场所开展全面自查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