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项整治行动主要成效
(一)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
1.成立“1+3”领导机构
2.实施“五定”工作法
(二)创新“四维教育”模式
1.开展“清风讲堂”系列教育
2.打造“镜鉴工程”警示体系
3.推行“阳光承诺”行动
(三)实施“五查联动”机制
1.开展“翻旧账”专项审计
2.组织“啄木鸟”交叉检查
3.建立“智能预警”监督系统
(四)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
1.建立“双清单”整改制度
2.强化“一案双查”问责
3.完善“制度立方体”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
(二)隐形变异呈现“新态”
(三)监督效能存在“短板”
(四)制度执行存在“空隙”
三、深化整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实施“铸魂工程”
1.开展“廉洁司法建设年”活动
2.建立干警“廉政健康档案”
3.打造“清廉法庭”示范点
(二)构建“智慧监督”体系
1.开发“司法廉洁码”管理系统
2.建立“异常消费”行为数据库
3.推行“阳光食堂”物联网监管
(三)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1.制定《司法人员社交行为负面清单》
2.建立“廉洁伙伴”评价机制
3.完善“一案一整改”工作规程
(四)培育“崇法尚廉”文化
1.开设“法官茶社”廉政文化阵地
2.组织“家属助廉”开放日活动
3.评选“司法清廉标兵”
法院2025年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定不移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及省高院的工作部署,我院于2025年5月至12月全面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我院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系统施治,有效遏制了司法领域中“舌尖上的腐败”现象。现将工作情况详细总结如下:
一、专项整治行动主要成效
(一)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全方位推动整治工作
1.成立“1+3”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组建由党组书记、院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院长、纪检组长、政治部主任担任副指挥长的专项整治指挥部。在此基础上,下设综合协调、案件查办、制度建设3个专班。这一架构形成了党组主抓全局、纪检严格监督、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紧密责任链条,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把控,每一项任务都能责任到人,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实施“五定”工作法,明确工作标准与流程。精心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立了明确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的“五定”标准。将整治重点细致地分解为8类32项具体情形,使整治工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推进机制,每周对整治工作进行调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月进行通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示,形成了有效的工作压力传导机制,推动整治工作稳步高效进行。
(二)创新“四维教育”模式,全方位筑牢思想防线
1.开展“清风讲堂”系列教育,强化廉政学习深度与广度。组织“三个一”专题学习活动,即开展一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廉政专题学习,通过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深入学习廉政理论知识,为全院干警树立廉政学习的标杆;举办一场干警全员纪律培训,确保每一位干警都能接受系统的纪律教育,增强纪律意识;进行一轮支部主题党日研讨,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干警深入讨论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干警的自我约束意识。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累计覆盖干警达1200人次,使廉政教育在全院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
2.打造“镜鉴工程”警示体系,强化警示教育效果。精心汇编司法系统违规吃喝典型案例20件,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违规吃喝行为,为干警提供了全面而真实的警示素材。制作《酒局之祸》警示教育片,通过直观的视频影像,生动地展现违规吃喝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干警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组织庭审旁听3场,让干警亲身体验违规行为的法律审判过程,增强对法律威严的敬畏感。开展“以案五说”活动,即说纪、说法、说德、说责、说害,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违规吃喝案例,引导干警从纪律、法律、道德、责任、危害等多方面认识违规吃喝行为的严重性,使警示教育更加全面、深入、细致。
3.推行“阳光承诺”行动,实现承诺全覆盖。创新“三级承诺”机制,强化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班子成员签订“一岗双责”承诺书,明确在履行自身岗位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庭室负责人递交管理责任状,将本部门的廉政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全体干警填写廉洁自律卡,从个人层面承诺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通过这一机制,实现了承诺覆盖率100%,将廉洁自律的要求层层传递到每一位干警心中,形成全院上下一心、共同抵制违规吃喝行为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五查联动”机制,全面深挖问题线索
1.开展“翻旧账”专项审计,深入排查经费支出问题。对2019年以来公务接待费、差旅费、培训费等8类经费支出进行“穿透式”审计。这种审计方式不仅仅是对账目表面的检查,而是深入到每一笔费用的具体用途、报销流程等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通过这一审计,发现了超标接待、拆分报销等问题线索17条,为后续的整改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组织“啄木鸟”交叉检查,增强明察暗访效果。抽调纪检、财务、督察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6个检查组,这些检查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3轮明察暗访。这种检查方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实际情况,有效地发现“隐形变异”吃喝问题9个,如一些隐蔽的私人宴请、以虚假名义进行的吃喝等,及时揭露了隐藏在暗处的违规行为。
3.建立“智能预警”监督系统,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效率。研发“三公”经费动态监测平台,这一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置人均餐标、消费时段等12项预警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实时监测,能够自动抓取异常数据23条,例如超出正常餐标范围的消费、在非工作时段的异常公务接待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违规吃喝风险,实现了对违规吃喝行为的智能化、精准化监督。
(四)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深入深化标本兼治
1.建立“双清单”整改制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制定问题整改清单和制度完善清单,将整治过程中发现的38个具体问题逐一列入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每完成一个问题的整改,就对相应的问题进行销号,目前整改完成率已达92%。同时,通过制度完善清单,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制度漏洞,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2.强化“一案双查”问责,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在专项整治过程中,严厉查处违规吃喝问题5起。对于每一起违规案件,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对相关的管理责任人员进行问责,运用“四种形态”处理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2人。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对2个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要求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整改,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制度执行,从而达到以问责促整改、以整改促规范的目的。
3.完善“制度立方体”,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出台《审判机关公务接待十严禁》《机关食堂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从公务接待的各个环节、机关食堂的管理细节等方面进行规范。这些制度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构建了“审批-执行-监督-问责”全链条管理体系,涵盖了违规吃喝行为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使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从制度层面有效防止违规吃喝行为的发生。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部分干警在思想认识上仍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一些干警受传统“人情社会”观念的影响,存在“人情难却”的惯性思维,认为一些吃喝应酬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中可能隐藏的违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年轻干警缺乏足够的政治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