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
二、从“纸上谈”的理论探讨
三、从“大而化”的宏观理解
XX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同志们: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也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纲领性文件,深刻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为我们今后五年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一名身处县域发展改革战线的干部,能够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XX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谈三点学习体会和初步思考,与同志们交流共勉。
一、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追求,提升学习内生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习绝不能停留在“已阅”的层面,更不能满足于“听过”的状态。必须将外在的学习要求,内化为强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首先,要深刻认识全会的里程碑意义。“十五五”时期被全会定义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这个“关键阶段”的论断,赋予了未来五年特殊的历史分量。它意味着我们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项工作都影响深远。作为发展改革部门的负责人,我深知,编制和实施好XX县的“十五五”规划,就是将中央的宏伟蓝图落实到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最后一公里”。这种使命感和紧迫感,是驱动我主动学习、深入钻研的根本动力。全会公报系统阐述了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六大原则,是我们谋划未来一切工作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必须学深悟透,刻印于心。
其次,要精准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此次全会内容极为丰富,特别是《建议》提出的12项重大任务,涵盖了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到国家安全的全方位部署。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研读全会公报和中央后续发布的《建议》全文,特别是要紧密关注10月24日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办、科技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对全会精神的权威解读。例如,《建议》分为总论、分论、结论三大部分,共15个部分、61条其内在逻辑和战略考量需要反复揣摩。只有把这些新论断、新部署的逻辑起点、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都搞清楚、弄明白,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偏差。
二、从“纸上谈”的理论探讨,转变为“身上行”的自觉实践,力求做到知行合一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最终要靠一项项具体工作、一个个实际项目来支撑和实现。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参谋部”和“操盘手”,发展改革局必须率先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XX县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务实举措。
第一,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塑造县域经济新优势。全会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对我们XX县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不能再满足于原有的几个支柱产业。下一步,我局将牵头对我县产业结构进行一次深度“体检”,摸清家底,找准短板。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方向,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