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做强做优特色富民产业
三、统筹发展和安全
市委书记在XX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利用一天时间,到XX县的几个村镇和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XX镇XX村、XX镇XX村和XX镇XX村,深入了解了我们农村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情况,实地查看了XX山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也考察了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发展现状。总的来看,XX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特别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成效明显,我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谈了情况、讲了思路、提了建议。下面,结合今天的调研和我的一些思考,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作个交流。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心骨”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过程、各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抓好农村党的建设,就是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第一,要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了解到,XX县近年来在党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扎实开展“三分类三提升”和“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创建了一批“五强五好”乡村振兴示范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要聚焦薄弱环节,持续用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根据有关资料,全县近年来已整顿提升了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这个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建立常态化排查整顿机制,发现一个、整顿一个、巩固一个,切实把每个村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县“四支队伍”共有1362人,其中第一书记159人,驻村工作队345人,村“两委”干部858人,这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要继续深化“领头雁”培育工程,不仅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更要下大力气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有的乡镇提出为每个村储备2名后备力量,这个思路很好,要制度化、规范化,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为村级组织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第三,要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村党组织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效组织和带领群众,用好“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机制,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要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高干部群众的法治素养,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同时,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教化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二、做强做优特色富民产业,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农村繁荣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XX县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有基础、有亮点,必须立足资源禀赋,遵循市场规律,持续在“特”和“优”上做文章。
第一,要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我看到XX县的几个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比如“XX烤肉”,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门店总数达到186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年产值突破3亿元这是从小产业做成大品牌的成功范例。再比如苹果产业,作为XX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功勋果”。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从“输血”模式真正转向可持续的“造血”模式。我了解到,国家XX集团投资的果业深加工项目正在推进,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亿元,能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此外,肉鸡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直接和间接带动了近万人的就业增收;红薯产业也形成了规模,预计产值超过6000万元。这些产业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各自的生态。下一步,要强化规划引领,推动这些优势产业从“星星点点”向“串珠成链”、从“单兵突进”向“集群发展”转变,形成更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