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弘扬教育家精神铸就新时代师魂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举行第41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我谨代表学校向躬耕教坛的广大教职员工及其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家属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参加庆祝表彰大会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合作单位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获得表彰的最美教师、最美辅导员、最美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专属文化荣誉获得者等290个优秀个人和17个优秀团队表示热烈的祝贺!
2024-2025学年,我们认真贯彻党的XX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十四五”总目标为牵引,落实“强一线行动”,聚焦年度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上下一心、力出一孔,各项工作交上了满意答卷。总结起来,就是“十个提升”。
党建引领力不断提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获批X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在X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中,获高校教师组一等奖。
招生录取率与生源质量实现双提升。今年招生工作继续保持“三百一高”。招生总计划7100个,录取7078人,平均录取率99.7%、报到6406人,报到率90.43%。其中,本科计划2420个,录取2420人,录取率100%,报到2280人,报到率94.18%;专科计划3200个,录取3200人,录取率100%,报到2722人,报到率85.04%;专升本计划1480个(含退役士兵专项计划100个),录取1458人,录取率98.51%,报到1404人,报到率96.16%,同类院校最高。
就业质量不断提升。高质量就业率47.17%,较去年提升了11.72个百分点;困难毕业生初次去向完成率103.23%;毕业生初次去向完成率102.98%.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447人,其中考公考编643人、考研135人、专升本493人、名企就业367人、基层就业356人、应征入伍60人、二甲及以上医院377人、出国留学16人。
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聚焦“支持更多,激励更大”,组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标杆,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获批率达83.3%,创历年新高;获批省级新工科建设项目3项;开展优课优酬,表彰教师188名、基层教学组织13个;开展优学优酬,表彰辅导员51名;开展优导优酬,表彰优秀督导10名。聚焦“干扰更少,能力更强”,完善教改组织架构,强化专业课程改革支撑,制定并实施《XX学院二级学院教学改革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聚焦“流程更优、发展更好”,组织学生中心、雇主导向的专业改革,开展核心雇主调研344家,开展“专业微改进”313项,其中优势/规模/明星专业5个专业88项。教学竞赛取得新的突破。学校在第五届X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X团队获得省级一等奖、X团队和X团队分别获得省级二等奖。在“匠心筑梦领航未来”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中,X老师、X老师分别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在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X老师、X老师分别获得省级三等奖。学科竞赛取得新的突破。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53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61项。2024年执医考试总通过率达46.33%,其中五年制本科考生通过率53.75%,比2023年提高34.13%;专升本考生通过率34.84%。
科研能力持续提升。8篇文章分别被X及以上期刊收录,其中医学部基础医学院X副教授团队在基础医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在SCI期刊分区2区的杂志发表;获批首批X省校企科技合作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X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校;获批“X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称号,成为本年度同类院校中唯一获此称号的高校。2025年3月,智能工程学院X教授团队与X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获批州“赶超计划”科技项目,项目经费达260万元,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
师生环境体验持续提升。新建18栋公寓楼;实施图书馆改造项目;开展教学环境改善项目11个,新增储备立项13项。建立校园环境卫生及控烟管理工作检查机制,设立环境体验官和校级月度检查组,校园环境明显改善。新获取119.47亩土地不动产权证,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组织能力不断提升。开展干部培训613人次、教师培训3829人次,干部队伍配齐配强,提任干部49名。引进教职工164人,其中专职教师73人、辅导员2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确认52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7人;晋升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30人。
社会声誉有效提升。学校办学模式及办学成果刊登在《光明日报》;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