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二、“双减”政策宣传和机构建设情况
(一)“双减”政策宣传
1.各中小学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固定“双减”政策宣传栏
2.定期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集体培训等渠道向家长、学生、教师等重点群体宣传“双减”政策及本校“双减”工作开展情况
3.通过公众号、广播站、电子屏、微信群、校讯通、教室黑板报等平台每天播报、宣传“双减”政策及“双减”工作动态
4.及时总结“双减”工作动态、定期报送典型案例
5.学校及时梳理“双减”宣传工作
6.每学期学校形成“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成果汇编
7.通过各级各类媒体积极宣传我区“双减”和课后服务亮点、成果
8.中小学融合课程创新项目课例评选
(二)机构建设情况
三、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课后服务方案制定
(二)作业管理
1.完善作业管理制定
2.强化过程监管
3.加强督查检査
(三)课后服务项目
(四)师生参与率
(五)经费保障
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
2.建立年检制度
3.加强督查检查
4.健全长效机制
五、其他方面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抓住结对共建契机
(二)建立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工作机制情况
六、“双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人员配置不够合理
2.校外培训机构与家长的退费、教师欠薪问题
3.查处隐形变异问题
(二)对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推进乡镇集中办学力度
2.做好宣传引导
3.做好减负与提质的有机统一
4.强化培训收费监管
5.及时总结“双减”工作
xx区“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区现有xxx所义务段中小学校,在校学生xxxxx人,教职工xxxx人,其中小学xx所、学生xxxxx人,初中xx所(含市直xx中学初中部、xx中学)、学生xxxxx人。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x家,线下培训学生xxx人。
二、“双减”政策宣传和机构建设情况
(一)“双减”政策宣传
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充分发挥学校落实“双减”主阵地作用,支持和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积极鼓励支持第三方优质非学科类机构通过遴选进入课后服务监管平台,进一步丰富学校个性化课程,推动我区中小学融合课程及创新课例项目与课后服务工作有机衔接保障机制建设。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强化了“双减”政策宣传,主要做法如下:
1.各中小学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固定“双减”政策宣传栏。
2.定期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集体培训等渠道向家长、学生、教师等重点群体宣传“双减”政策及本校“双减”工作开展情况。
3.通过公众号、广播站、电子屏、微信群、校讯通、教室黑板报等平台每天播报、宣传“双减”政策及“双减”工作动态。
4.及时总结“双减”工作动态、定期报送典型案例。
全区义务段中小学校通过钉钉云盘共报送“双减”典型案例xxx余个。
5.学校及时梳理“双减”宣传工作,形成工作台账。
6.每学期学校形成“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成果汇编。
2021年秋学期,全区共编制《“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成果汇编》xx余册。
7.通过各级各类媒体积极宣传我区“双减”和课后服务亮点、成果。
2021年秋学期以来,我区“双减”工作在市级媒体宣传报道xx篇,省级xx篇,国家级xx篇,其中xx小学等“双减”和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在人民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刊登。
8.中小学融合课程创新项目课例评选
我区2022年春学期开展了中小学融合课程创新项目课例评选工作,各单位根据计划数上报后,区教体局组织专家对上报的创新项目课例进行遴选,共遴选出优秀融合课程创新项目xx个,目前已进入项目推介阶段,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指定人对第一阶段遴选出来的优秀创新项目从可行性、育人功能、学科融合、政策结合、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推介。
(二)机构建设情况
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总召集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区政府副区长为副总召集人,区委教育工委、区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的区“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及区“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领导组,并建立工作专班,对我区“双减”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门分工。
三、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课后服务方案制定
去年7月份区教体局就《xx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xx区工委和管委,xx个成员单位及辖区各中小学征求意见,共征求到区财政局等单位的7条意见建议,并根据意见建议对《xx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予以完善,最终形成《xx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于2022年3月17日提请区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下发。区教体局制定了《xx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细则》,明确了相关职责,并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详细的实操指导。
(二)作业管理
1.完善作业管理制定
指导学校执行作业年级组负责制,班级作业统筹制度,健全完善作业布置、作业公示、作业批改、作业评选、作业监督和投诉制度,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避免机械、无效作业训练,切实做到中小学生作业减量提质。同时规范考试管理,不允许排名或公开发布学生成绩。
2.强化过程监管
严格监控学生书面作业量,要求教师按照规定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参加课后服务的小学生基本不留书面回家,初中生留少量作业回家。严格监控教师批改作业由家长代劳或敷衍了事的做法。
3.加强督查检査
全区多次抽调工作骨干组成多个工作组,赴各校开展“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督查调研。将中小学学生作业管理工作,作为校长和教师晋职晋级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对教师布置作业情况随机进行抽查,区、校公开学生作业管理监督举报电话。
(三)课后服务项目
全区各义务段中小学校除开展普惠托管班外,还开设了丰富的个性化课程。通过校内艺体、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向第三方校外培训机构公开遴选非学科个性化课程,聘请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以及购买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个性化课程等,全区各种课后服务个性化课程项目达xxx余种,3月底,我区组织了“双减”示范校和课后服务精品项目评选,共评选出xx个区级“双减”示范校和xx个区级课后服务精品项目,以进一步带动、升全区“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质量和内涵的发展。在市级“双减”示范校和课后服务精品项目评选中,我区共x所中小学校获市级“双减”示范校荣誉称号,xx个课后服务精品项目获市级课后服务精品项目。
(四)师生参与率
自2021年秋学期开始,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坚持学生自愿原则,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不早于家长下班时间,并无偿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个性化课程,并制定课后服务方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xxxxx名中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比为xx.xx%,参与教师xxxxx人,占比为xx.xx%,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100%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100%全覆盖。
(五)经费保障
我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关经费采取政府补贴和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予以保障。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按照不高于x元/课时·生标准(不得超过xxx元/学期·生)收取课后服务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参加“个性化课程”的学生,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由家长承担,按照不超过x元/课时·生(不含耗材费,不得超过xxx元/学期·生)标准缴纳,由学校与参与的教师或第三方据实结算。既参加“托管服务”又参加“个性化课程”服务的,按“个性化课程”服务收费,不得重复收费;需使用耗材的,应明确耗材具体规格、价格等,由家长自行购买或在学校的监督下委托开课机构统一购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要减免费用。
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主要用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去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xx人以下)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按学校教师发放标准下限(xx元/课时)及第三方培训机构入校授课价格核算出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年度支出费用总额,同时核算出学校向学生家长收取的费用总额,费用缺口部分由区财政予以补齐,确保全区义务教育段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
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召开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专题会议,以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省、市“双减政策”,进一步规范招生、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收费退费等行为。
2.建立年检制度。区教体局精心制定年检指南,要求各校外培训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