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调研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11.研究工具

22.实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33.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描述性统计

  (二)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差异检验

11.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对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2.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对是否独生子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33.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家庭来源的差异检验对家庭来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44.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是否师范生的差异检验对是否师范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55.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成绩排名上的差异检验对成绩排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讨论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二)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特点

11.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性别上的特点

22.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特点

33.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家庭来源的特点

44.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是否师范生的特点

55.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成绩排名上的特点

五、结语

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社会对人的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来广泛。在社会所需要的素养中,有一些人们必备的核心素养,只有具有这些素养,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正因为如此,经合组织等一些国际组织〔1〕和美国〔2〕、欧盟〔3〕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继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我国,随着我国社会和科

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模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集约型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养人才,由此核心素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立德树人”,其中“树人”就是树高素养之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树高素养之人,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化为“核心素养体系”,开始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4〕,着力建构中国本土化核心素养体系〔5〕。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即个人成功与社会健全所必要的素养〔6〕。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

培养,我国开始对核心素养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这些研究结合个体人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建构出每个阶段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力争使核心素养发展贯穿个体一生〔78〕。在研究的基础上,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始着力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状况到底如何?有没有得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那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状况进行调查。

以期通过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或途经,进一步完善核心素养的培养。由于大学生将直接走向社会,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好坏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在即将进入的行业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期通过调查,为丰富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指标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材料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内530名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实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24份,有效回收率为80%。有效问卷中男大学生182人,女大学生242人;独生子女132人,非独生子女292人;家庭来源城镇225人,农村199人;师范生115人,非师范生309人;大一学生129人,大二学生110人,大三学生104人,大四学生81人;成绩前13133人,中13216人,后1375人。

(二)方法

11.研究工具

采用张旭东等人根据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文〔7〕的理论构想而编制的“青年学生核心素养问卷”,该问卷共有43道题目,包括9个维度,分别是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自我管理、国家认同、国际理解、问题解决。该问卷的Cronbach勹系数为0.9099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4360.762。问卷采用LikCert5点计分方法,“1为很不符合,“5为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核心素养越好。

22.实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被试发放问卷,被试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33.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在收集数据之后,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8〕。

结果显示,共35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第一个因子只解释了14.048%(<40%)的变异量,可以认为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描述性统计

1表明,大学生核心素养总体均分为3.626,在核心素养的9个因子中,均分最高的为国家认同(3.795),均分最低的为自我管理(3.394)。

(二)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差异检验

11.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对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2表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理性思维、勤于反思、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问题解决在性别上差异显著,且男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理性思维、勤于反思、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问题解决得分均低于女大学生。

22.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对是否独生子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3表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总分以及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问题解决等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

33.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家庭来源的差异检验对家庭来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4表明,家庭来源城镇的大学生在核心素养总均分和审美情趣、理性思维、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问题解决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家庭来源农村的大学生。

44.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是否师范生的差异检验对是否师范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5表明,师范类大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总均分以及审美情趣、理性思维、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和国家认同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师范类大学生。

55.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各因子在成绩排名上的差异检验对成绩排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6表明,核心素养总均分、审美情趣、自我管理以及国家认同因子在成绩排名上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成绩排名在后13上的大学生在核心素养总均分、审美情趣、自我管理以及国家认同等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前13和中13

四、讨论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核心素养均值得分为3.626±0.409,国家认同因子得分最高,自我管理因子得分最低,表明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整体较高,这与大学生之前所受的教育及其成长发展有关。张秋洁的研究表明〔9〕,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近些年高校的素质教育开展得越来越好,由此导致大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较高,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认同是个体在文化认同下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国家情感的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捍卫国家利益的行为倾向的主体意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因子得分高,与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和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密切关系。集体主义文化是社会本位的文化,该文化以社会和群体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