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改中战略投资者的重要性
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目的
三、战略投资者引进的步骤
浅析国企混改中战略投资者的选择(调研文章)
国企改革提出要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五个基本要求明确传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混合所有制,第二层意思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层意思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即国有企业改革是以混和所有制为手段,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管理关系,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员工活力,从而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下一步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是国企改革重点,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是底线,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是具体路径。
自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在为什么改、怎么改的问题上,各企业有不同见地,纵观近几年国内国企混改试点案例,成效显著的如中国建材,行业控制力、市场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大增,但也一些企业以为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实现混和所有制,就是股权多元化,就是引进多种资本,就是实现员工持股,在此认识水平下,实际操作中往往体现为以“混”为主,以“改”为辅。混改后,业绩平平,甚至走了下坡路。回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管理关系,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员工活力,从而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混改的目的重在“改”而非“混”。而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是影响国企混改效果的其中重要因素。因为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带来的不仅仅资本,更是管理理念的革新,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混改中战略投资者的重要性
一般战略投资者(以下简称“战投”)既包括民营资本即:民间企业资本、产业基金、投资基金等,也包括国有资本,而本文中所指的战投侧重非公资本。回到国企混改的初衷,我们的引进战投目的是什么?可以改善财务报表、降低资产负债率,是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出发点之一。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核心能力提升、治理机制的完善才是混改的归宿。所以国有企业混改中,对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一定要认识到,投资者不仅仅带来钱,更重要的是带来资源、智慧和活力,好的社会资本不仅带来钱,还应该是企业的资源与活力之源。
以本次考察学习的XX集团为例,XX集团为什么选择XX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第一,依托XX通在行业内20多年的运作经验,可以为混改公司项目的运作提供发展战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建议;第二,XX通作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平台,通过引XX通公司,可以优势互补,以供应链服务平台为载体,互联网为共享手段,联合XX贸易及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参与者,构建一个跨界融合、共融共生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圈,提升XX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XX混改目的非常明确,对于战投的选择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是需要强强联合还是需要优势互补;其次,要在众多候选资源里,结合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匹配合适的资源,选好对象;最后,价值观统一,顺利完成产业融合重组,真正形成合力,激发活力。
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目的
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因为特有的信用背书以及资源优势,融资相对一般民企容易、成本更低,而成立的混改公司,特别是非控股公司融资优势会相对减弱。因此,国企混改和一般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于引进股东的战略需求更为重要,如国内民航企业纷纷引进外资完善管理,联通混改为未来发展锁定相关资源等。
战投引入目的不清晰,初衷不明,是战投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关键问题。战投引入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呢?除了混改的共同目的,即通过引入战略资本,改善法人治理,实现激发各方智慧、实施有效制衡以外,国企改革首席研究专家杨德民老师认为,“补血”“充电”“壮骨”是战投引入的三个主要目的。
一是“补血”。这是战投引入最直接的目的。中国联通,通过引入阿里、腾讯、京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