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密部署迅速行动
(一)明确行动目标
(二)聚焦关键环节
(三)坚持寓教于检
二、聚焦短板深刻剖析
(一)设备安全附件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流于形式
(三)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三、巩固成效常抓不懈
(一)实施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二)深化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三)强化日常监督与应急准备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冬季供暖特种设备安全专项行动的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冬季民生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随着供暖季的临近,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人民度过一个温暖、祥和、安全的冬季,我局自2025年10月24日起,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送温暖,保安全”冬季供暖特种设备安全专项行动。本次行动聚焦供热领域承压锅炉安全,通过全面排查、严格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现将本次专项行动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周密部署迅速行动,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我局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牵头的专项工作组,制定了详尽的行动方案,明确了检查重点、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行动有力有序推进。
(一)明确行动目标,精准锁定检查范围
本次行动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排查并消除XX县域内供热单位在用承压类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设备“带病运行”,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行动范围覆盖全县所有承担集中供暖任务的单位。据统计,XX县域内共有在用承压供热锅炉45台,涉及供热单位15家。本次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已对其中12家供热单位的38台承压锅炉及相关附属设施完成了首轮全覆盖检查,检查覆盖率达到了84.4%。检查人员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深入企业锅炉房一线,确保检查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二)聚焦关键环节,严格审查设备与人员状况
检查内容紧密围绕供暖锅炉运行安全的核心要素展开,重点突出“三查三看”。
一是严查设备本体及安全附件。重点检查锅炉、配套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的使用登记证是否齐全有效,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运行。同时,对锅炉的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安全附件进行逐一核查,确认是否存在超期未检、锈蚀损坏、参数设置不当或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等问题。通过检查,确保安全附件齐全、灵敏、可靠,发挥其应有的保护作用。
二是严看作业人员持证与配备情况。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查组详细核对了供热单位在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质证书,确保所有锅炉操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均持有效证件上岗。经核查,本次行动所检查单位的在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共85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同时,还对各单位的人员配备情况,特别是高峰时段和夜间值守人员的配置是否满足安全运行需求进行了严格审查。
三是严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是防范事故的根本保障。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设备日常巡检和维护保养记录制度;是否制定了科学、可操作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是否对新入职或调岗人员进行了岗前安全培训等。旨在通过督促企业完善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三)坚持寓教于检,同步提升安全意识
我局坚持将执法检查与普法宣传、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力求达到“检查一家、规范一家、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向企业负责人和一线操作工详细讲解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剖析典型事故案例,普及冬季锅炉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置知识。行动期间,累计组织现场安全教育5场次,受训人员达85人;同时,向各供热单位发放了《冬季供热锅炉安全操作手册》及相关宣传海报共计500余份。此外,充分利用我局官方微信公众号“XX市场监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冬季取暖安全提示和风险预警信息,累计阅读量超过3000人次,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聚焦短板深刻剖析,风险隐患亟待整改
通过本次专项行动的初步排查,XX县冬季供暖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可控,未发现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但检查中也暴露出部分单位在安全管理细节、制度执行和人员意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问题,亟待加以整改和提升。
(一)设备安全附件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安全附件是锅炉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完好有效至关重要。本次检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8项,其中与安全附件管理不善相关的问题较为突出,共计8项,占隐患总数的44.4%。具体表现为:一是安全阀未按期校验。发现2家单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