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开展情况
二、调研主要成效
(一)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二)在坚持固本强基、丰富党建活动上取得新成效
(三)在坚持铸魂塑型
(四)在坚持从严治党、净化发展环境上取得新成效
三、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理解和认识
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高的突出表现
(一)从严治党落实推动业务工作缺乏深度融合
(二)党的政治建设推动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统一
(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缺乏紧密结合
(四)党的组织建设推动业务工作缺乏指导意义
五、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责任落实不严格
(二)党员管理不严密
(三)表率作用不充分
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思路举措
(一)正确认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辩证关系
1.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
2.业务工作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
3.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密不可分
(二)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途径
1.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2.寻找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共同点
3.借鉴先进地区和单位宝贵经验
(三)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1.抓好学习
2.完善制度
3.加强联系
(四)丰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载体
1.密切联系基层队站工作实际
2.筑牢勤廉拒腐思想道德防线
3.形成党建业务融合长效机制
消防救援队伍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调研报告
按照《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做好2023年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本人积极谋划,通过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建议、查阅党建资料等方式,着眼于破解当前党建工作和队伍管控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开展情况
为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切实保障调研成效,按照调研工作要求,围绕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高问题,我认真制定了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目标、调研范围,丰富载体手段,推动调研工作扎实开展。调研班子成员4名干部和消防站党支部书记、站主官及党员代表进行了集中交流和个别访谈4次,到所属消防站开展实地调研、督导8次,并与基层指战员代表进行座谈交流。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了消防救援队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实际情况,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查摆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在有效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有针对性分析原因、明确措施,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共同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调研主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以来,在总队、支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按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求,大队党委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较好地发挥了大队党委的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消防救援队伍的壮大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大队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根”和“魂”,聚焦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能定位,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领导有机地融入到消防事业的决策层、监督层和执行层之中,完成了“党建内容进章程”等工作,理清了党委会履行“前置程序”议事范围清单,规范了队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消防救援队伍中得到贯彻执行,确保消防救援改革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在坚持固本强基、丰富党建活动上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着力从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严起,按照“四同步”原则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结合队伍实际,适时开展战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大队主官带头领学,为指战员专题上党课,组织指战员开展“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用典型引路。结合中秋国庆、“9·30”公祭活动、党的二十大消防安保等系列活动,不断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促进了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三)在坚持铸魂塑型,凝聚发展力量上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宣传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消防事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注重思想铸魂,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消防指战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形势任务教育,切实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推动落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交通出行优先、就医优先等工作,今年帮助协调落实2名消防指战员子女入学问题,出行、医疗也已实现消防救援人员优先。
(四)在坚持从严治党、净化发展环境上取得新成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层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建立健全了干部述职述廉、廉洁谈话制度,抓好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加强党规党纪、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邀请县委讲师团讲师来队进行廉政教育专题讲座,着力遏制“四风”问题,紧盯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查顶风违纪行为,转变工作作风。
三、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理解和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切实防止‘两张皮’。要做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党建工作的精准定位,准确回答了如何认识和处理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的问题,为科学统筹党建与业务工作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党建与业务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党建工作可以引领带动业务工作,业务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依托。如果离开党建抓业务,就会失去引领、偏离轨道,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如果离开业务抓党建,就会失去抓手、失去依托,陷入形式主义、增添工作负担,出现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因此,只有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同频共振、步调一致、统筹发展、共同提升,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发挥作用,业务工作才能方向明确、目标清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从调研的结果来分析,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性、自觉性欠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不够,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对新形势新任务理解把握不到位、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队伍长远良性发展。
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高的突出表现
(一)从严治党落实推动业务工作缺乏深度融合。欠缺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深入研究思考和谋划部署,对全面从严治党深刻内涵、落实主体责任的方法步骤以及工作考核要求等掌握不深入、不到位,工作中还存在“不懂”“不会”“不能”问题。对党委主体责任、班子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分管责任标准、要求研究还不够细致,组织全局不同层级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时结合工作实际不紧密,还不同程度存在上下一般粗现象,压力层层有效传导、责任逐级压实的责任体系还有欠缺。在责任任务清单制定中没有将推动职责范围内的重点业务工作优质高效开展作为重要指标,存在责任要求不明确、任务事项未细化、时间节点不精确等问题。同时,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在部署推动、考核评价等方面欠缺有机结合、合理统筹,对业务工作推动落实、检查考核多,对党建工作的研究谋划、考核推动不足,没能做到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尚未形成以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任务落实推动消防业务工作开展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二)党的政治建设推动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统一。政治建设存在一定程度“虚对虚”现象,讲政治有时局限于学习文件、讲话,停留在口头上,在以政治建设引领消防救援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上还存在欠缺,没有做到时刻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授旗训词精神、落实党委工作部署等情况作为标尺来检验党组织和党员政治上行动上是否忠诚、是否合格、是否先进。党委统领作用发挥不足,抓大事、议大事、决大事能力不强,从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视角、政治观点上看问题的功夫下得不够,以政治担当、政治标准、政治勇气、政治智慧解决问题不够明显。
(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缺乏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灯下黑”问题,思想根源之一是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党建与业务之间的关系。一些党员干部认为我们的主业是灭火抢险救援和防火监督执法,片面认为只要圆满完成业务了,其他事业就自然而然地跟上去了,所以讲政治不那么重要了。反映到党建中,就出现了思想上的“灯下黑”现象。“重业务轻党建”,实质上就是人为地把党建与业务截然分开,认为业务是实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党建是务虚的、空谈的、可有可无的。应该说,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误解和政治上的糊涂。实际上,对于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来说,党建与业务从来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更没有离开党建的业务”。
(四)党的组织建设推动业务工作缺乏指导意义。在落实组织生活方面,存在为落实而落实的问题,注重形式上的走过场,真正依靠组织生活管理教育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还不够十分明显,党内生活行政化、随意化的问题依然存在;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经常、不够到位;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不够认真,有的虽然谈过话,但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够详细。
五、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责任落实不严格。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认识不到位,认为中心工作是主业,党建工作是副业,“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党员管理不严密。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因为业务忙或参会人员不齐而难以落实,造成学习时间不固定、不经常,有空就学学、没有时间就取消。长期以往导致党组织的凝聚力下降,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减弱,党员对自己身份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