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稳增长、提质效
(二)聚焦攻项目、扩投入
(三)聚焦优环境、激活力
(四)聚焦惠民生、促和谐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二)项目要素约束依然偏紧
(三)营商环境仍有优化空间
(四)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弱项
三、2026年工作思路与主要举措
(一)强化战略引领
(二)聚力产业攻坚
(三)深化改革开放
(四)统筹城乡区域
(五)聚焦共同富裕
市发展和改革局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和要求,现将X市发展和改革局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5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X融合发展样板区”目标,聚焦“产业兴市、创新强市、生态立市”核心战略,大力弘扬“治沙优良传统”和“战高沙”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转型,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X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聚焦稳增长、提质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是经济大盘稳中加固。加强经济形势监测预警和运行调度,建立“月度分析、季度研判”机制,针对重点领域短板弱项及时提出对策建议。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X%,增速稳中有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X%,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稳定在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预计位居X市前列,全国百强县(市)位次有望前移。二是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全年实施“智改数转”项目X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X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绿色工厂实现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预计提升至X%以上。服务业提质增效,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域试点,城乡融合步伐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花木盆景、“三黑三白”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式发展取得新进展,X菜标准化基地达到X亩,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果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二)聚焦攻项目、扩投入,发展后劲持续积聚。一是重大项目攻坚有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实行“一项目一策一专班”推进机制和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X制造(中国)有限公司百亿级项目于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创造了16个月完成80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的“X速度”。全年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X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X个;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X个,其中X个已转化达产;省、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超时序进度。二是项目服务精准高效。靠前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每周召开项目竣工验收专题推进会,逐项研判解决堵点难点。积极争取政策资源,指导企业获得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等支持,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探索产业用地新政策,盘活低效工业用地X亩,为优质项目落地腾出空间。三是项目谋划储备扎实。紧盯国家“两债一资金”政策导向,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提前谋划储备2026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亿元。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库,实行梯次培育和滚动推进,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三)聚焦优环境、激活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一是营商环境品牌更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直播带策”、“换位跑一次”、“我与群众面对面”等服务新模式,收集各类诉求200余条,现场答复问题150余条,持续跟踪改进。上线“X数通产业经济数据底座”,归集本级数据715万条,推动产业数据融合增效。开通12345热线“营商环境专席”,解决涉企诉求X件,满意率X%。深化“信用X”建设,开展信用助企行动,指导企业信用修复X家。二是重点改革蹄疾步稳。扎实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X件,精简办理环节X个,办理时间减少50%。全省首创“AI智慧指引办”企业服务平台。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实现农村产权交易额X亿元。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发展能级提升。三是跨江融合开放拓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设立X首家县级涉外商事服务中心。推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本港比重提升至X%。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超X亿元。成功举办X低碳可持续发展大会等活动,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
(四)聚焦惠民生、促和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公共服务优化供给。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打造“X就”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新建“家门口”标准化就业服务站X家,新增城镇就业X万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双减”工作深化,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保持领先,X技师学院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健康X建设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深化,建成城乡一体“心电一张网”,新增省五级中医馆X家、社区医院X家。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二是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救助精准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安居工程持续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巩固。三是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加强粮食、能源安全保供,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全市粮食市场平稳有序。强化能源运行监测,确保电力、天然气稳定供应。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调控,确保物丰价稳。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