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把握形势
(一)工作成效与数据支撑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深入剖析根源
(一)理想信念动摇
(二)纪律规矩松弛
(三)监督制约乏力
(四)自我要求不严
三、聚焦重点任务
(一)强化政治引领
(二)深化专项整治
(三)健全监督体系
(四)加强教育预防
(五)严格执纪问责
(六)压实政治责任
在XX镇党风廉政建设会议暨教育警示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暨教育警示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党委和纪委监委的部署要求,总结分析当前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通报突出问题,剖析典型案例,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教育警示。刚才,大家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利剑护民生》,通报了近年来我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及我镇受处分人员情况。这些案例教训深刻、发人深省,我们必须高度警醒、引以为戒。
下面,我代表镇党委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形势,切实增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从全镇情况来看,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政治生态不断改善,但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工作成效与数据支撑
过去一年,镇党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监督执纪更加有力。全镇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6件,同比下降12%;立案审查13件,结案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挽回经济损失23.5万元。二是作风建设持续深化。紧盯重要节点开展明察暗访21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起,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批次。三是专项治理成效明显。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清查资金、资产、资源底数,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7个,清收欠款156万元,化解村级债务89万元。四是教育预防扎实推进。组织党纪法规专题学习15场次,覆盖党员干部680余人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6场,受教育党员干部达420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看到,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顽瘴痼疾尚未根除,新的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从刚才通报的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第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仍较突出。有的村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白条入账、坐收坐支、资金挪用等问题;有的村资产资源管理混乱,合同清理不彻底,存在超长期、超低价发包合同,租金拖欠或用途变更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监督流于形式,村务公开不及时、不透明,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得不到保障。比如,在专项排查中发现,个别村存在集体资金被侵占挪用、资源违规占用、经营性资产闲置低效等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第二,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有的干部在落实惠农政策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有的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各类补贴资金;有的在工程项目中违规插手干预,搞利益输送;有的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不作为、乱作为。这些问题严重侵蚀脱贫攻坚成果,阻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影响极其恶劣。
第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禁而未绝。尽管三令五申,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顶风违纪,在公务接待、公车使用、津补贴发放等方面打擦边球、搞变通。有的干部作风漂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调查研究不深入,服务群众不主动,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深入剖析根源,以案为鉴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刚才通报的典型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有的涉案人员大家还曾经共事。他们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背离了初心使命。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
一些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深入、不系统,理论武装不够,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化。他们把入党誓词抛在脑后,把为民服务宗旨置于脑后,把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在利益诱惑面前迷失方向、丢掉底线。有的村干部认为"天高皇帝远",组织管不到、群众管不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这种思想上的蜕变是最危险的病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二)纪律规矩松弛,制度执行不力
有的党组织管党治党宽松软,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不够。有的单位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执行起来打折扣、搞变通。比如"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个人说了算、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审批把关不严,审核流于形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更大。
(三)监督制约乏力,权力运行失控
从案件查办情况看,权力过于集中、监督制约缺失是重要诱因。一些村干部长期把持村级事务,决策不民主、不透明,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充分,群众监督渠道不畅。有的镇直部门权力寻租空间较大,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不到位。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铁律。
(四)自我要求不严,家风建设缺失
有的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表现不一,台上台下两个样,对己对人两个标准。有的生活作风不检点,追求低级趣味,甚至道德败坏。有的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纵容默许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私利。家风不正,贪欲丛生,最终害己害家。
同志们,这些教训极其深刻,代价极其惨痛。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把"看在眼里的教训"内化为"刻在心底的敬畏",转化为"遵规守纪的行动",真正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