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人才的总量、机构
2.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激励情况及人才流失、流动情况
3.人才评价机制建设情况、创新情况及重点岗位贡献情况和作用发挥情况
4.人才待遇、执行落实情况
5.人才需求和发展动态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实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以来
(二)近3年引进援藏支教人才59名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1.贯彻执行和落实国家、省、州县人才政策等方面还存在职称评聘困难
2.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高素质人才引不进
3.人才流失和不合理流动的原因主要是人才流动对象为内地、外县教师
4.人才考核和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机制不健全
5.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主要是高素质人才引不进、职称评聘不合理
6.人员机构矛盾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科不配套
7.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之间矛盾主要是外来人才留不住
四、和意见建议
1.围绕现有人才政策
2.在现有财政体制下
3.借鉴内地和省外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建议:确保教师平均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工资、各种津补贴、目标奖等方面)
4.人才评价方面机制建设的建议:人才评价不以成效为主要评价目标
5.营造用人环境的措施、办法:比照公务员
5.人才评价主要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质量
6.让一般人才向优秀人才转变的关键是人才评价不能按资历的深浅、职称的高低进行评价
教体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政府及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锻造一支思想政治强、业务素质精队伍目标,全力提高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为推进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目前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低,还不能满足农牧民子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此我们对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人才的总量、机构。截止2017年12月,全县有在岗专任教师463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95人,小学专任教师306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62人),另有离岗待退教师11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285人、占61.6%,36岁至45岁126人、占27.2%,46至55岁52人,占11.2%。从学历结构看,本科147人,占31.8%,专科308人,占66.5%,中专及以下学历8人,占1.7%。从职称结构来看,有高级教师46人,占10%,一级教师118人,占25%,二级教师277人,占60%,未定级教师22人,占5%。
2.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激励情况及人才流失、流动情况。从2014年开始,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9名,新增教师58名,从2014年开始,406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州级教师培训,县级培训506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泛开展教师通识和学科培训,共培训教师1500余人次,同时落实校长、教师交流制度,2014-2017年,全县有104名教师、13名校级干部进行了交流。通过支教援藏平台,每年引进59名,因调出、辞职、退休原因,人才流失、流动50余名。
3.人才评价机制建设情况、创新情况及重点岗位贡献情况和作用发挥情况。建立州级骨干教师评价机制、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师徒结对机制,通过落实骨干教师津贴、教师绩效工资、教育教学质量奖落实,加强了对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成效的考评,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
4.人才待遇、执行落实情况。一是县主要领导和部门经常到边远学校慰问教师,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要;二是县财政每年安排62万元专项经费,设立农村教师边远补贴,提高农村教师经济待遇,按照每人每月400元、450元、500元、600元四类标准落实乡村教师补贴;三是近三年来,投入3000余万元,修建农村教师周转房192套,切实解决教师生活的困难。筹措资金30余万元,给全县12所边远农村学校配送了电脑、办公桌椅等物资,改善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
5.人才需求和发展动态。目前所需人才包括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等紧缺学科教师,各需20名作业。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实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以来,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就,教育教学稳步提升,同时在选送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州培基础上,积极与泸州市、机电学院对接,抓好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培训音体美教师350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