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乡村振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我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势及现状

1.通达的交通区位

2.深厚的文化资源

3.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我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与不足

1.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2.旅游产业缺少文化元素

3.旅游产业的链条相对较短

4.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和体验性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政府主导

2.整合旅游资源

3.加大文旅产品开发力度

4.加大宣传力度

关于乡村振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涉农区域的必然趋势。

一、我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势及现状

1.通达的交通区位。我区位于京、津两大直辖市的中心点,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区和桥头堡。有京津塘、京沪、津保等6条高速公路和京山、京九、津蓟等铁路穿境而过,已建成全域“九横九纵”路网体系。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有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部分城市;500公里范围内有包括济南、石家庄等省会城市在内的11座百万级人口以上的城市,区位和交通资源优势显著。

2.深厚的文化资源。我区是我市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建置县,距今2100多年历史。历史上,我区因地缘优势和运河漕运而富庶兴盛,区内古城、古镇、古村、古寺、古漕运码头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南北漕运、商贸、武术、书法、饮食、民俗、宗教、农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文资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富庶繁荣的发展历史以及京杭大运河带来的南北文化交融,共同积淀和造就了我区浓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我区多姿多彩、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悠久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漕运文化,繁华盛世的商贸文化,多彩丰富的民俗文化,独具魅力的书画文化,以及后来的红色文化,为促进我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升级奠定了基础。

3.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区旅游资源丰富,永定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4A级南湖自然生态景区、万亩津北森林公园及大黄堡湿地等多个自然保护区与李大人庄特色农旅村落、天民田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漫森活农场等诸多农旅特色产业园区相互串联,形成了以“民俗旅游、休闲采摘、生态观光、旅游康养”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全区休闲农业聚集村落31个、农家乐98家、休闲农庄15个、休闲家园46个,年接待达550万人次,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达14亿元。同时以佛罗伦萨小镇、创意米兰、V1汽车世界高端消费和车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新商圈”发展迅速,平均每年吸引游客达700万人次左右,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

二、我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与不足

1.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我区文化资源深厚,2021年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16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可移动文物藏品2000余件。但是2022年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曲艺、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49项都没有形成旅游产业,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相对不足。

2.旅游产业缺少文化元素。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是没有生命力的。我区旅游资源较丰富,但未形成品牌效应以及整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关于乡村振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