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调研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全市提升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基础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二)城乡建设不断提质

  (三)社会安全不断筑牢

  (四)民生实事不断发力

  (五)社会文明不断提升

二、全市提升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短板

  (一)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影响着高品质生活构筑基础

  (二)民生需求多样化增加了高品质生活的供给难度

  (三)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是市民对中心城市发展的迫切期待

  (四)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是当前文化供给的瓶颈

  (五)影响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三、全市提升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对策

  (一)聚焦富民增收

  (二)聚焦能级培育

  (三)聚焦“急难愁盼”

  (四)聚焦消费升级

  (五)聚焦精神文明

关于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调研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着力提升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是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重要内容,探索一条适合我市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市提升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基础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列全省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2,比2022年缩小0.04。居民收入增加,有效提升群众消费能力,2023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元,同比增幅5.9%,增幅列全省第2

(二)城乡建设不断提质。十四五期间,全市高标准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户,老旧小区改造×个,老楼加梯投入使用×台,有效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推动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迈进。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以上。实施农村黑臭河道整治,常态化配备河道保洁管护人员,并实现农村污水管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77%。全市46个村获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称号,50个村获省级传统村落称号。

(三)社会安全不断筑牢。构建三级指挥、四级联动、五级协同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每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网格化建设,网格知晓率、矛盾调解率、矛盾解决率均位列全省第一。深化精网微格工程,划分综合网格7066个、专属网格215个、微网格3.21万个。建立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两网体系,实现一号对外、一体派单、闭环运行,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打实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民生实事不断发力。每年安排全部财力的75%以上、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培育了一大批在全国、省内有影响力的民生工作品牌,塑造了30多个系列民生品牌。建成邻里中心·五美驿站72家,社区人气不断集聚,日均到访社区人数上涨28.2%,月提供服务活动数增加34.8%,居民满意率提高21.4%,投诉量下降18.9%,促使社区真正起来。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建有乡镇卫生院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个,村卫生室106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2个,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社会文明不断提升。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715个,持续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构建起覆盖广泛、方便群众、精准服务的文明实践服务圈。建成市区十大市民文化广场,开放一批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书房、阅读书吧,数字博物馆”“掌上图书馆投入使用。打造梅郎故里、戏曲圣地品牌,聚力提升里下河文学影响,合力传承郑板桥风骨,弘扬百姓日用而不觉的文化价值观,持续擦亮健康名城、幸福×”城市名片。

二、全市提升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短板

虽然全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我市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表群众实际需求,城市功能品质、民生供给质量还存在差距和短板。

(一)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影响着高品质生活构筑基础。2023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收入水平影响着消费支出,2023年我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元,全省排名第7位,与苏南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是我市高品质生活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民生需求多样化增加了高品质生活的供给难度。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民生诉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征。但当前我市供需适配能力较弱,传统服务领域的供给过剩、新型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供给结构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矛盾突出,生活消费环境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从根本上打通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堵点难点、更好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任务艰巨。

(三)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是市民对中心城市发展的迫切期待。近年来,围绕一轴一核三极三城总体布局,城市功能有所提升,城市面貌加速蝶变。但活力轴各片区空间相对割裂,支路成网体系尚未健全,向心力不强、离散度较高、辐射力有限。中心城区的商贸、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功能,与周边城市相比缺乏竞争优势,与所辖县级市比,也无比较优势,没有形成功能级差,需要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全力补短板、强功能、惠民生。

(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关于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的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