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对教育教学影响的教育调研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基本情况

二、玩“烟卡”游戏的危害性及分析

  (一)身心健康受损

  (二)价值观扭曲

  (三)学习精力分散

三、提出意见建议

  (一)加强家庭教育

  (二)加强学校教育

  (三)加强社会监管

关于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对教育教学影响的教育调研报告

近期,一种名为“烟卡”的游戏在云南边疆县(区)乃至全国小学生群体中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笔者通过网络、电话问询等发现:玩“烟卡”范围已覆盖全国,辐射至云南西南边疆所有县(区)义务教育段小学,县城小学、城郊小学及乡(镇)中心小学流行、“普及”性更强,部分乡村小学也波及其中。教师、家长、社会呼吁:“烟卡”之小,其危害程度何其大?可以看出:小学生玩“烟卡”的危害性之大。根据实际情况,笔者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与同仁共勉。

一、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基本情况

烟卡”的制作材料主要来源于卷烟盒。学生通过剪裁、折叠等步骤,将烟盒上的烟标制作成卡片。“烟卡”游戏玩法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击拍、翻转等方式进行竞技。由于烟标图案和色彩各异,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笔者调研发现:从地域分布来看,云南西南边疆各县(区)小学校均流行小学生玩“烟卡”游戏。从参与人群来看,玩“烟卡”的小学生主要集中在中低年级。从游戏影响来看,玩“烟卡”游戏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降低。从小学生痴迷于“烟卡”游戏的程度看,游戏中施加以“烟卡”实物或人民币作“赌注”,大大增加小学生的吸引力和延展性。

山西晚报记者梁成虎调查发现,“烟卡”在小学生群体间从流行到盛行,约有15.630%的小学生曾经或正在参与“烟卡”游戏。男生占比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的竞技心理和好奇心理有关;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参与度高于四、五、六年级,显示出“烟卡”游戏在小学生中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

二、玩“烟卡”游戏的危害性及分析

据中国控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调研报告,目前的“烟卡”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烟店收集烟盒折叠售卖。二是专门的单位制作、印刷、生产。三是孩子自己收集折叠。据山西晚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烟卡”这一游戏玩法实际上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游戏——纸牌游戏,是继萝卜刀、盘串后,为小学生间流行的又一“新宠”,其危害性不容小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心健康受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烟卡”游戏却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一是小学生为了获取更多的烟标,可能会在家中翻找卷烟盒,甚至偷偷购买卷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二是游戏中的烟草元素可能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过早接触到吸烟的信息和文化,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未来吸烟的可能性。此外,小学生在垃圾桶等地捡拾“烟卡”,增加了感染细菌病毒的可能性,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烟卡”游戏导致两根手指被严重夹伤,最终不得不进行截指手术的例子比比皆是。据网易新闻、搜狐网报道:2024518日,福建南平一名小学生和同学玩“烟卡”游戏,起争执导致两根手指骨折,手部已经肿胀,后去医院治疗被缠上了沙袋石膏。从家长公布的视频中清晰可见孩子的手部明显肿胀;通过医院拍摄的影像资料可以观察到孩子的两根手指已经断裂。学生家长和网友强烈谴责发明“烟卡”游戏的人,表示“烟卡”游戏对小学生的危害比想象中还要可怕!

(二)价值观扭曲。“烟卡”游戏往往与攀比和赌博行为相伴而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虚荣心膨胀而导致小学生价值观扭曲。学生为了收集更多稀有“烟卡”,往往会不择手段去寻找“烟卡”,更有甚者去偷“卡”,还有可能会出现满大街捡烟盒,或向他人索要烟盒等不良行为。例如,在收集“烟卡”的过程中,小学生会了解到烟的品牌和价格,收集的“烟卡”之间还区分等级,香烟的价格越高,所对应的烟盒制成的“烟卡”“等级”也就越高。据西吉公安微信公众号载:2024514日,贵州遵义市的赵先生反映,自己家中8岁的孩子迷上了“烟卡”,上学路上不是低着头到处寻找烟盒,就是想着怎么赢,怎么攒得多,甚至还会翻垃圾桶寻找烟盒。据赵先生观察,有些孩子还会专门买烟,把烟扔掉,留下来烟盒折“烟卡”。

山西晚报记者梁成虎走访太原市一些学校周边的玩具、文具店,发现个别文具店在出售“烟卡”,品种包括“中华”“好日子”“玉溪”“白沙”等硬盒香烟盖。记者以给孩子购买“烟卡”为由,询问价格,商铺老板指着“烟卡”详细介绍:这些“烟卡”21张,“烟卡”越稀罕越好玩,买“稀有卡”孩子们有面子。笔者发现,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山西太原,在云南西南边疆县(区)中小学小附近商铺也已出现。中低等级的12块钱,稀有的卖到了510块钱甚至更多。这些行为容易引发小学生尝试吸烟等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对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产生不良诱导或其他消极影响,容易导致孩子们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据“包罗万象”微信公众号载:个别无良商家,甚至将各类品牌的烟盒,分为三六九等。普通香烟制作的烟卡15元。网上出售的“中华牌”烟卡,竟然公开售卖30元/张,有的品牌烟盒制作的烟卡高达数十元、上百元。商家根据孩子的需求,抓住孩子的心理,按照香烟价格分等级,助长了孩子们的攀比之心!

前久,笔者特意点开网络APP后发现:截止2024528日,5家网络店铺售卖烟卡已经卖出了100万件。其它15家相关店铺,售卖数量也超过了10万件。这些售卖出的烟卡当中,不仅有国内的香烟品牌,还有国外的香烟品牌。《法治日报》记者韩丹东于20240420日调查采访发现:线上线下都可随意买到“烟卡”,高级“烟卡”成了小学生“炫耀的资本”。而一些超市、线上网购平台中,开始打包销售“烟卡”,一本涵盖各类“烟卡”的卡册售价可达399元。广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广东伯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谢化冰介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了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而商家的销售“烟卡”行为只会让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烟草制品,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我国法律也明文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进行烟草宣传”。然而,那些印有香烟标识和品牌的“烟卡”显然是在公然违反这一法律规定,向法律底线发起挑战。部分商家除了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烟卡”外,为了谋取利润甚至擅自印制此类卡片。自行印制“烟卡”的行为,无异于盗版行为,它侵犯了正规商家的商标权益,构成了违法行为。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商标法的相关规定,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三)学习精力分散。“烟卡”游戏的流行使得部分小学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他们上课时心不在焉,下课后则热衷于玩“烟卡”游戏,甚至牺牲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来参与“对决”。这种沉迷游戏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精力,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动力减弱。近期,很多小学教师发现:很多学生迷恋上了拍“烟卡”游戏,下课间隙,放学后,只要有时间,三五成群,掏出各类的烟卡,蹲在地上,趴在操场,相互出牌,玩的不亦乐乎!很多教育工作者这样说:学生拍烟卡,到了痴迷“走火入魔”的程度。比如:学生上课都在偷偷的剪烟卡,下课后拍烟卡,心思不在学习上岂能不引起学生学习精力分散?!很多小学教师发现,小学生课时叠烟卡、练手法,下课时玩烟卡,相互交换、赢取烟卡。烟卡的盛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教育部门、学校老师也发现了其中的端倪,严厉禁止将烟卡带入学校,老师有权力直接将其没收!

针对以上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关于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对教育教学影响的教育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