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州城可用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总量特征和分布情况
(二)州城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情况
二、州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
(二)严格审批
(三)综合施策
1.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2.控制保护区范围内建房
3.强化水源地水污染防治
4.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四)依法执法
(五)加强宣传
三、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X水源地
1.一、二级保护区内建房问题未得到有效遏制
2.警示标牌、围栏围网存在多处破损
3.X水库水华问题突出
4.宣传和监管工作不到位
(二)X水源地
1.原建有部分隔离网
2.保护区范围是根据原设计取水口进行划定的
3.水源保护区内水上经营和污水排放问题依旧存在
4.虽然已投入大量资金清理了库区内的养鱼网箱、船只、游乐设施
5.2021年底
6.库区水量有限
7.库区未完全封闭管理
(三)X水源地
1.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不合理
2.水污染风险高
3.X风情小镇污水增加水源地饮水安全风险
四、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责任担当
(二)坚持规划引领
(三)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四)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五)严控保护区内建设行为
(六)强化常态化执法监管和水质监测
(七)开展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八)回购X梯级电站
关于州城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按照州委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州人大常委会将州城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列入2023年重点调查研究课题,助力实施州委州政府“强州城”战略。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深入座谈研究,形成如下报告。
一、州城可用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总量特征和分布情况
州城所在地X市有大小河流、溪沟、泉潭124处,暗河107处。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12条,境内5km以上河流58条,全市地表水资源量51.3008亿m3,地下水资源量11.8472亿m3.全市降水量、水资源量分布很不均匀,城区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较小。年降雨量变化幅度较大,丰枯年降水量差距大。总体水质较好,清江干流城区段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及以上,非城区段水质总体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城区龙洞河、高井河水质污染突出。
(二)州城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情况
州城目前有三大饮用水水源地,即X水库、X水库、X水库。X水库系清江干流上游流域汇水,成雨面积3274平方公里,库区人口0.5万人,水量丰富,水生态环境比较复杂。X是X市境内的一条小型河流,流经白杨坪和X坝两镇,成雨面积206平方公里,库区人口0.7万人,库区内有X集镇一处,所在乡镇X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599亿m3,水生态环境较好。X也是X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成雨面积247.08平方公里,库区人口0.5万人,所在乡镇屯堡乡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5846亿m3。
州城现有3个水厂,即二水厂10万吨、三水厂12万吨、四水厂10万吨(一水厂取水口在城区中心地带,水质较差,已于2003年关停),服务面积30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0多万人。X水源地目前是二水厂和三水厂的主供水源,可以为州城提供约30万吨/日的水源保障。X水源地是四水厂主供水源,并作为三水厂的应急备用水源,可以为州城提供约15万吨/日的水源保障。X水库引水工程竣工之后,可以为州城提供约19万吨/日的供水,将成为州城二、三水厂主供水源,形成以X水库为主水源、X水库为备用水源、X水库为应急水源的州城多水源供水格局。
州城三个水源地库区内测算污水总量0.272万吨,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处理率为96%以上。清江从X乡至X水库大坝段的入河排污口有23个,关闭治理5个,还有18个为纯雨洪排口。2022年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州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州市两级人民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要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不能觉得水危机还很遥远”和“以水定城”的要求,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州城发展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实。
(一)高度重视,坚决扛起水源地保护政治责任
健全领导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法制保障,在州人大常委会和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颁布实施了《X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建立联合协作执法机制,签订建始、X、X、X、X清江禁捕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印发《X市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联席工作机制》。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机制,将水源地安全供水作为处置环境应急事件的核心,落实与水源保护区相邻的公路、桥梁的防护措施要求,修订应急预案,初步形成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环境应急机制。2022年6月22日,州生态环境局和X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X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有效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州城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严格落实“河长制”巡查,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市乡村三级河(库)长常态化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严格审批,强化建设项目源头把控
完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X市3个市级水源地保护区已获得省批复。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对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项目坚持不予审批,禁止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新、改、扩建任何与保护水源地和供水无关的设施,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定期开展城区、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时关注水质变化,从源头杜绝污染源产生,有效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安全。
(三)综合施策,加强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
1.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已基本完成X水库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设置饮用水源保护标识和警示牌23块,公益墙宣传栏1座,隔离防护栏7000m,对恩渝公路X至屯堡段12km沿线防撞护栏进行加固改造,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1座,视频监控3个。X水库保护区内原住民生活污水部分接入污水管网,部分通过化粪池收集污水还田,X乡X村X家祠堂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X万元实施X、X、乡镇水源地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X水库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包括污水收集管网3km,一体化生活化污水处理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1座等。X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修复工程包括标识标牌、隔离网、水质监测生态护坡、生态缓冲带建设,入库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内容。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建成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将得到有效保护。
2.控制保护区范围内建房。X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房,二级保护区内严格执行原址维修加固,禁止新建房屋,实施逐步退出的政策。X一级水源地保护区42户农户搬迁方案,已由屯堡乡上报市人民政府。X一级保护区内拆除违法建房3起,对30户村民建安置点进行安置。
3.强化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清漂专项行动,分年度购买4艘清漂船,落实清漂资金120万元,年度清理水面垃圾5000余吨。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连续五年实现农药使用负增长。全面开展“十年禁渔”,投入资金3000万元拆除X库区59户养殖户88600㎡网箱,对993只“三无”船全部进行上岸处置,需拆解船只679艘,目前已完成拆解任务。
4.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21年以来,累计在清江X、X、X等水域放生鲢鱼、鳙鱼、草鱼、鳊鱼700余万尾,有力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四)依法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农业、公安、海事、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22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执法艇48余次,运用视频监控等网上检查1000次以上,查处收缴非法设置的地笼网、拦河网300余副,清理涉渔“三无”船舶10艘,教育劝退钓鱼者、网鱼者1500余人,对5起在X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进行垂钓的违法行为,当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共处罚500元。
(五)加强宣传,增强水源地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宪法宣传日”等时机,利用单位及广场电子屏幕、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图片展、宣传单和影音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水源地保护宣传。2022年“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在禁捕专项行动中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禁捕横幅50余条、公示牌40余块。
三、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事关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州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州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规范化建设不完善、环境风险较高、监控能力建设滞后、执法监管不严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X水源地
1.一、二级保护区内建房问题未得到有效遏制,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