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调研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实践探索

  (一)容之有规

  (二)容之有方

  (三)容之有纠

二、难点堵点

  (一)容错纠错认同不够一致

  (二)法规政策制定不够完善

  (三)制度机制衔接不够紧密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制度规定

  (二)紧盯基层诉求

  (三)加强配套保障

  (四)坚持综合施策

关于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调研报告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是新时代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敢为善为、图强争先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围绕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有益经验。

一、实践探索

(一)容之有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针对容错纠错情形难认定、尺度难把握等问题,XX区完善顶层设计,较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有益探索,让评判处置者有章可循。201610月,率先在工程领域建立容错机制,提出容错免责十五条清单。20176月,在招商引资领域建立容错纠错和免责制度,明确十条容错免责具体情形。20187月,制定《关于健全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推进“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容错纠错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实施程序以及结果运用等给予明确规定,制定“最多跑一次”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人才工作、科技创新领域容错免责适用情形清单。202010月,结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了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与容错免责制度,明确了容错免责四类具体情形。20215月,针对村干部群体建立了容错免责机制,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有力推动了“两个担当”落地见效。

(二)容之有方,处置程序不断规范。如何精准判断具体情形是否适用容错免责和如何启动容错程序,一直是基层推进容错纠错落实的难点和重点。202010月,XX区率先成立容错免责裁定委员会,出台《裁定工作暂行规则》,明确由纪委监委机关、组织部牵头,负责需要从轻从宽、容错免责案件的受理、审议和裁定。通过所在党组织提出申请、召开裁定会议审议、形成会议纪要、出具裁定书等程序,认真识别失误错误情形,具体做到“六看”:一看主观动机,区分是为公无意过失还是为私谋取利益;二看履职情况,区分是工作过失还是玩忽职守;三看工作依据,区分是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还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四看决策程序,区分是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还是个人专断、滥用权力;五看态度表现,区分是主动补救整改还是被动掩盖事实;六看后果影响,区分是轻微负面影响的“小错”还是造成严重危害的“大错”,从而确保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容错、合理减责。

(三)容之有纠,干事氛围持续向好。XX区将容错纠错工作放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坚持容之有度、容之有纠,对不该容的错误坚决不容,常态化开展“六比六争先、勇当排头兵”作风建设深化提升专项行动,对一些有可能出现失误错误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岗位调整。做实后续配套,制订不实信访举报澄清工作办法,对基本原则、澄清情形、澄清方式、组织实施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2019年以来,已累计为38名受到不实信访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对犯错误干部不“一处了之”,而是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他们端正思想、重燃斗志、担当作为。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以实绩论英雄,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创业、深化改革攻坚行动等中心工作、重大任务中,对勇于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使用,及时奖励。如,2022年在全区共计表彰担当作为好干部14名,对年度重点工作专项考核中成绩突出的45名干部记功嘉奖,全区上下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难点堵点

XX区虽较早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容错纠错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尝试,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鲜明导向,但在实际推进中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

(一)容错纠错认同不够一致,基层实施缺底气。一是认识存在误区。有的干部抱有“被容之错仍然是错”的心态,认为多干多错,担心因无意之失被“打板子”,干工作放不开手脚;有的存在“不追责就是容错,没必要专门启动容错程序”的想法,更愿意争取上级理解,认为进入容错程序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有的存在“凡错皆想容”思想,把容错机制当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二是实施还有顾虑。目前中央、省级层面出台的容错纠错政策以原则性、指导性为主,具体实操性不是很强,在具体实践中,容错纠错的情形定性难。如,根据管理权限,基层认定的容错纠错结果是否可行难以裁定,当上级启动问责程序或者巡视巡察时,同一事件免责认定能否继续有效,基层仍心存疑虑和顾忌。三是环境不够包容。由于缺少广泛深入的政策宣讲、文件解读、以案释纪,不少领导干部对容错纠错怎么实施、成效如何持观望态度,有的担心容错结果不被举报人认可而引发上访,从而在工作中因循守旧、明哲保身,对基层工作创新探索中出现的失误错误“容”得不够。

(二)法规政策制定不够完善,容错边界难把握。目前,基层结合省、市容错纠错文件精神,虽出台了一些法规和具体制度,规定了一些适用情形,但总体看比较宽泛,与千差万别的实践情形难以一一吻合,存在较大弹性空间。在实践中对失误错误“容”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有效挽回损失”等,基本靠责任追究机关自行把握,容易以主观标准代替客观要求。一些需要容错纠错的具体问题又比较复杂、涉及面广,易受社会关注,引发媒体炒作。受制于基层行政权限,容错情况认定权威性又相对不足,一些基层干部怕容错变成失职。同时,容错纠错机制与干部使用、保护等配套机制尚未有效贯通,一些一心为公、攻坚克难工作中出现失误错误的干部存在着社会声誉受损风险,他们担心在晋升提拔等方面被差别对待。

(三)制度机制衔接不够紧密,政策刚性偏软弱。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运行,包含着实施主体、适用对象、容错情形、处理时限、纠错方法、结果评估等多个要素环节,需多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但各相关主体具有不同的目标职责、利益导向,有些部门又以垂直管理为主,因此,一些部门在容错纠错过程中,主动沟通对接意愿偏弱、衔接不紧,使得容错纠错机制实施效率较低。加上有些领域政策制度滞后或调整过快过频,容易导致政策把握意见不一致。容错纠错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大量佐证资料、工作痕迹支撑,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不误判、不纵错。但是一些基层干部在突破某些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关于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