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思想引领
二、深化团结教育
三、聚焦中心大局
四、强化责任担当
五、坚守安全底线
六、增强忧患意识
在XX街道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XX街道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部署和指示精神,结合我们街道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形势,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全力推动我街道意识形态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关于当前我市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通报》和《意识形态领域应知应会手册》,相关同志也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交流。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坚持思想引领,筑牢理论根基,在凝心铸魂上达到新高度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这项工作的根本,就在于科学理论的武装和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把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这一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第一,要让“第一议题”制度成为硬约束。街道党工委和各社区党组织要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工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会议的“第一道程序”。这绝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简单地读读文件、念念标题,而是要结合街道发展的中心任务、民生服务的重点难点、社会治理的风险挑战,进行深入的思考、研讨和谋划。要通过学习,找准我们工作的方向、破解难题的方法、推动发展的动力,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是我们决策和行动的“定盘星”。
第二,要让理论学习阵地“活”起来。要充分利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传统载体,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形式。不能满足于开会、念稿、记笔记的“老三样”,要探索开展情景式教学、案例式分析、互动式研讨。比如,可以围绕一个具体的民生项目、一次成功的矛盾调解,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群众路线、科学方法论,让理论学习从“书本上”走到“实践中”。同时,要加强对学习效果的检验,通过知识竞赛、心得交流、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变“软指标”为“硬任务”,激发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三,要让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被群众掌握。我们要持续推动理论宣讲的分众化、精准化、通俗化。要组建一支由领导干部、社区书记、先进典型、退休老党员等组成的多元化宣讲队伍,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用“家常话”讲“大道理”,用“小故事”说“大格局”。可以结合社区文化活动、邻里节、居民议事会等契机,把宣讲台搬到居民广场、楼宇院落,让党的理论政策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强大力量。
二、深化团结教育,铸牢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上展现新作为
我们XX街道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将其全面、准确、深入地贯彻到街道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要持续深化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所有宣传阵地,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要常态化、制度化地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大家深刻理解“五个认同”,明白“三个离不开”的道理,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要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我们过去开展的“五个一群众工作法”、“石榴籽同心筑梦”、“三学一带一创”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我们街道的特色品牌。下一步,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升级和拓展。比如,“石榴籽同心筑梦”活动,不仅要组织联谊,更要探索建立各族群众在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互助机制,让大家在共同奋斗中加深情谊。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平安社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让创建活动更有内涵、更富实效,真正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抓手。
三、聚焦中心大局,壮大主流舆论,在宣传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中心、推动发展上。当前,我市正全力推进“五大任务”,深入实施“六个工程”和“六个行动”,这是我们发展的总抓手。街道的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宣传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大局来展开,为其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舆论支持。搜索结果明确指出,“五大任务”、“六个工程”、“六个行动”主要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领域我们的宣传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发展要务的进展和成就,转化为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正面声音。
要重点做好“文旅+生态”这篇大文章的宣传。XX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做好“文旅+生态”的宣传,是提升XX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键一招。我们的宣传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晒风景”上。要深入挖掘生态背后的文化价值、旅游背后的民生故事。我们可以借鉴相关经验,打造集观鸟、徒步、生态教育、绿色餐饮于一体的体验式项目,并围绕这些项目,策划系列主题宣传。宣传的目标受众也应更加细分,针对亲子家庭、青年“驴友”、文化探寻者、康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