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引领
1.坚持党建引领
2.精选活动主题
3.规范师德行为
4.创新共读活动
二、五育融合、身心两健
1.落实德育改革
2.感受红色文化
3.弘扬传统文化
4.巧借社团活动
5.关爱随读学生
6.筑牢心灵防护
7.丰富足球文化
8.依法防控疫情
三、聚焦课堂
1.打造名师平台
2.精研教学常规
3.坚持六课并举
4.因地制宜
5.辅助多元评价
四、抓好后勤精细管理
1.完善物品采购程序
2.弘扬宿舍文化
3.加强餐厅文化
4.积极探寻中医药文化
5.精耕细作校园安全
1.精致管理实现新突破
2.心理健康融合教育实现新突破
3.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
4.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新突破
5.学校建设实现新突破
中学工作总结
我们紧扣区教体局“内涵发展年”的工作目标,按照“夯基础、提质量、求突破、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小主题、微创新”项目为抓手,突出“提质增效”和“守正创新”两大主题,团结带领广大教干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抓实队伍、质量、安全、服务四个方面,不断提升文化内涵意识,重实际,求实效,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党建引领,群团配合,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1.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党建文化。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开展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活动,组织党员前往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及沂蒙红嫂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不断丰富党员日常教育形式,通过党建信息推送、灯塔园地、学习强国、党史竞赛、心得体会、青年大学习等,提升党员党性水平。做好主题党日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题题有党味,利用合唱展演、观看红色电影、学习榜样、志愿服务、过政治生日、防溺专项行动等活动丰富党建载体,提升党员责任意识。
2.精选活动主题,深化活动内涵。抓住一个主线、两项仪式、三个节日、四个阵地、六项活动,使教师体验到文化底蕴,接受文化熏陶和感染。抓住师德这条主线,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暨新教师入职入会活动。举行“慧雅青蓝结伴同行”17名新教师入职、培训仪式和6位教师荣退两项仪式。专款做好职工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三大节日。充实四大阵地,即爱心小屋、教工之家、老干之家、教师活动中心。围绕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瑜伽社等开展了系列节日、健体、30年教龄敬业乐群表扬活动。组织退休老干部分散收看学习了第四场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聘请老领导、老教师等“五老”人员举办“银龄讲堂”活动。
3.规范师德行为,高扬四有师风。开展为期半年的师德专题教育,召开启动仪式和师德警示教育大会,突出论述、四史、规范、事迹、警示五个专题,引导大家学史、崇德、明理、增信。组织教师全员大家访,从严预防教师有偿补课办班,严格热线办理,定期公示教师考勤,创新师德管理,彰显教师文化。开展2021年最美教师、师德标兵表扬,教育满意度和师德测评工作。继续聘任副班主任协助正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与*十中、白沙埠中学举办了集团间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学科同课异构展示、班子成员互学活动。落实班主任绩效三档考核标准,班主任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费的发放依据。
4.创新共读活动,浸润阅读文化。设立专项经费,购置图书,修缮阅览室,参加了*区“颂百年风华 传红色基因”2021亲子阅读活动。在“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主题阅读交流活动总体框架下,成立了25名女职工参加的读书团队“书香致远读书团队”(读写团队),每月独立开展“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通过线上线下阅读活动、读书征文、成果展示等形式,逐步打造区级“玫瑰书香”女职工阅读品牌。举办读书沙龙、读书辨论赛系列活动,以朗诵、论坛、情景剧等形式集中展示读书成果。
二、五育融合、身心两健,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落实德育改革,关注品行养成。落实学生品行养成教育,以红色基因文化为抓手,践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突出三大内涵,十二个专项,三十六个主题。以突出养成教育为重点和主线,以系列化教学活动为载体,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班级为依托,强化家校沟通,召开了家校联谊会,家长培训会,家庭教师公益辅导学生家长,举办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心理辅导讲座,强化家校合育氛围。积极推进群众满意度工作,就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有偿办班、推荐学屋、课业负担、教育收费、招生学籍、安全管理、餐饮管理、12340、防溺工作等积极征求家长意见,确保根据群众意见或建议,积极整改落实。
2.感受红色文化,培植红色理念。强化团队活动,组织七年级建队活动、第二次少代会、希望小屋建设、温暖加衣微心愿活动,积极开展烈士纪念日、主题团队会、红领巾讲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大青山孟良崮等红色研学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洗礼。
3.弘扬传统文化,默化家国情怀。突出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母亲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传承文化,领悟思想精髓。
4.巧借社团活动,发展多元能力。校园文化以“学生社团建设”为重点,10余个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优秀社团评比中,刻瓷、素描、国画、笛子、书法、合唱社团获得了优异成绩。并成功组织了合唱节活动、弦子戏曲进校园、艺术作品征集等活动。
5.关爱随读学生,打造随读品牌。以特殊需求学生为载体,以培育阳光、自立、向善少年为目标,投资15万元建设了标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做好随读师资培训,以业务骨干为核心,提升班主任、任课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抓实个别化关心关爱教育,开展小课堂辅导,做到平时课堂和特殊课堂相结合,成功创建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
6.筑牢心灵防护,点亮温“心”校园。新建了70人的团体辅导室,开发了个体咨询室。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与*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医校合作共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合作协议”。利用525心理健康活动月,通过心理漫画、心语心愿、笑容传递、学生心理队伍建设等活动,提高了师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与第三方签约(乐阳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每学年联合开展20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6期心理健康讲座和不定时的个体心理辅导。定期组织老师参加省、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培训、学校心理学网校培训、阿德勒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升队伍业务水平。动员2048名学生配合市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活动,成功帮助15名焦虑情绪较严重的学生开启阳光快乐生活。
7.丰富足球文化,涵养体育精神。连续投资500万元,完善足球场地和设施,落实“课队操”制度,开发足球校本教材,丰富校园足球文化,开展班级、年级、学校足球赛。4月,由教练员带队出征参加*区第二届“区长杯”足球联赛,男队、女队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区第四名。在市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比赛中,我校队员勇往直前,最终女队获得市第三名,男队获得市第七名的好成绩。体操赛、运动会、冬季长跑、体质监测等体育活动有序开展。
8.依法防控疫情,确保师生健康。继续以疫防为抓手,做好学校层面的人员报备、物资储备、应急演练、晨午晚检、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做好春秋季开学、假期疫情防控、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控。
三、聚焦课堂,多课并举,学本课堂提质增效
1.打造名师平台,带动专业成长。学校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培养为重点,整合资源、高端引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课堂教学问题课题化”策略为载体,立足实际,形成了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