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钟长鸣
(一)要清醒认识冬季风险交织的严峻性
(二)要深刻汲取各类事故的惨痛教训
(三)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二、精准发力
(一)要发扬“四铁”精神
(二)要保障基本民生
(三)要深化“打非治违”
三、压实责任
(一)要压实“责任链”
(二)要强化“协同性”
(三)要亮出“问责剑”
县长在全县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会议通报了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进展情况,并对《*县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和部署。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全县上下立即行动起来,以“百日攻坚”为抓手,聚焦突出问题,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底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警钟长鸣,筑牢“如履薄冰”的思想防线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当前已进入冬季,各类风险交织叠加,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思想源头上把安全的“阀门”拧紧。
(一)要清醒认识冬季风险交织的严峻性。冬季历来是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气候寒冷干燥,用火用电用气量大幅增加,火灾风险骤然升高;雨雪冰冻、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增多,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增大;一些企业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容易忽视安全规程,违规操作风险加大;加之春节临近,烟花爆竹进入生产、经营、燃放旺季,风险隐患更为集中。这些因素相互叠加,使得安全风险更为复杂严峻。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入梳理各行业各领域的风险隐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侥幸。要立足冬季特点,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一些,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二)要深刻汲取各类事故的惨痛教训。安全事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强的清醒剂。近期,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红线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监管执法宽松软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真正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要克服“事故难免论”的消极思想,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的坚定信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范措施,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在我县发生。
(三)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当产量、进度、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服从安全。要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惕性,以“万无一失”的标准和要求,防止“一失万无”的严重后果,切实把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二、精准发力,打好“动真碰硬”的攻坚实战
百日攻坚,贵在“攻坚”,重在“落实”。我们必须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扬斗争精神,拿出硬招实招,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啃硬骨头”的劲头,确保攻坚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要发扬“四铁”精神,铁腕排查整治隐患。隐患是潜在的事故,排查整治隐患是防止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这次百日攻坚,必须动真格、敢碰硬。要发扬“铁的心肠、铁的手腕、铁的标准、铁的纪律”的“四铁”精神,按照“三个百分百”的要求(即排查百分百覆盖、隐患百分百建档、整改百分百到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拉网式、起底式大排查。要突出重点,紧盯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特别是要针对“厂中厂”、“园中园”、废弃养殖场、闲置校舍等重点场所,加大精准排查和联合执法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措施、时限,实行闭环管理,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