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查工作组织情况
二、印章管理基本情况
三、自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四、下一步提升印章管理水平的措施
XX镇纪委关于印章管理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纪委监委关于加强公章管理、防范廉政风险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镇公章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公章使用的合法性、严肃性和安全性,XX镇纪委于2025年10月至11月,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印章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自查工作。本次自查旨在全面排查印章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印章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现将自查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组织情况
为确保此次专项自查工作取得实效,镇纪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由镇纪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印章管理使用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自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总结汇报。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了由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XX同志任组长,纪委副书记XX同志任副组长,镇纪委委员、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民生保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形成了纪委牵头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镇各单位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自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安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XX镇印章管理使用情况专项自查工作方案》,明确了自查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自查范围覆盖镇党委、政府各部门、各村(社区)以及下属事业单位使用的所有实体印章和电子印章。自查内容重点围绕印章的刻制、保管、使用、审批、登记、废止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环节。
三是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查深查透。本次自查工作采取“单位自查、部门互查、纪委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要求全镇各用章单位对照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形成自查报告。其次,由党政综合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交叉检查,相互学习借鉴,发现问题。最后,镇纪委组织专门力量,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调取“智慧印章”系统后台数据、与印章管理员和审批人谈话等方式,对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进行抽查复核,确保问题找得准、情况摸得清、底数搞得明。
二、印章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始终将印章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印章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是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构建智慧监管体系。为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印章管理中存在的“人情章”“空白章”“监管难”等问题,我镇于2024年7月在全区率先启用“智慧印章”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实体印章与线上审批流程深度融合,实现了印章使用“事前申请、事中监控、事后追溯”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印章设备内置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每次盖章行为均自动拍照、记录时间、地点、经办人等信息,并将用印文件电子版同步存档,有效解决了“人”与“章”的物理分离,强化了对用印行为的实时监督。
二是管理成效显著,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智慧印章”系统运行一年多以来,效果显著。截至2025年10月底,全镇各村(居)及相关部门通过该系统累计完成盖章业务超过11.5万次,运行平稳,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或违规用印事件。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全镇10个村(社区)均可实现1分钟内完成常规用章审批,90%以上的用章申请在1小时内办结,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技术赋能,权力运行的轨迹清晰可见,监管部门可随时通过后台数据进行监督核查,有效杜绝了违规用印的现象。自系统启用以来,镇纪委未再收到任何关于乱用章、违规用章的信访举报,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得到双重提升。
三是制度体系初步健全,管理责任得到落实。我镇初步建立了以《XX镇人民政府印章管理办法》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对各类印章的刻制申请、启用备案、保管交接、使用审批、停用封存及销毁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全镇现有在用印章共计38枚,均按照规定明确了印章保管的责任部门和具体保管人,并建立了“一人一章、专人专管”的责任机制,初步形成了权责清晰、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印章管理格局。
三、自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本次全面自查,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我镇印章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仍然在一些细节和环节上存在短板和不足。镇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到位。
一是在印章保管交接环节,存在制度执行的“温差”。
自查发现,个别部门对特殊用途的备用印章或临时性印章疏于管理,存在未严格按照规定存放在保险柜内,而是随意放置在办公抽屉中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