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站位
二、聚焦重点
(一)在提升普及普惠水平上求突破
(二)在强化政府保障能力上再加力
(三)在提高保教质量上见实效
(四)在增强社会认可度上下功夫
三、强化担当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压实部门责任
(三)严格督查考核
(四)营造良好氛围
在XX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对全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刚才,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作了详细解读,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来抓,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XX所,其中公办园XX所,民办园XX所,在园幼儿总数达到XX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XX%,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XX%,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XX%。这些数据表明,我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稳步提升,基本满足了群众入园需求。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对照国家督导评估标准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小差距。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有待改善,师资力量仍需加强,保教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还不够顺畅。特别是当前,我区正处于创建工作的攻坚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要达到50%以上。这是硬指标、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从省级层面看,省教育厅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节点化考核。从市级要求看,XX市明确提出要在2025年前实现所有区县普及普惠目标,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从群众期盼看,随着三孩政策实施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必须通过创建工作,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心工程,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以创则必成、战则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对标对表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根据国家和省市督导评估要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主要围绕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保教质量保障、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展开,共涉及37项二级指标。其中,核心指标有三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这些指标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逐条逐项对照检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一)在提升普及普惠水平上求突破。首要任务是确保三个核心指标全面达标。目前,我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XX%,距离85%的目标还有XX个百分点的差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XX%,距离80%的目标还有XX个百分点;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XX%,距离50%的目标还有XX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
教育部门要牵头对全区适龄幼儿入园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精准预测入园高峰,科学编制幼儿园布局规划。要加快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五同步"要求。对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要逐一排查,该回收的回收,该补建的补建,确保到今年年底前,所有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同时,要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通过改扩建、租赁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位供给,确保今年新增普惠性学位XX个,明年再新增XX个,确保到2025年全区普惠性学位总数达到XX个,基本满足群众入园需求。
(二)在强化政府保障能力上再加力。政府保障是创建工作的关键支撑。督导评估在这方面设置了13项指标,重点考察财政投入、教师编制、工资待遇、收费管理等内容。这些指标直接反映政府责任落实情况,必须坚决到位。
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今年要达到8%以上,明年达到10%以上。要严格落实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今年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明年不低于700元。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幼儿园、薄弱幼儿园改造提升。同时,要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政策,对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并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公办园享受同等待遇。
编办和人社部门要协同配合,按照"两教一保"标准,核定公办园教职工编制。目前全区公办园教师缺口达XX名,这个问题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基本解决。要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探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通过公开招聘、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配齐配足幼儿园教师。要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公办园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对民办园教师,要指导幼儿园依法保障其工资待遇,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
发改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幼儿园收费监管。公办园要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普惠性民办园要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要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对违规收费的幼儿园,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建立幼儿园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收费公开透明。
(三)在提高保教质量上见实效。质量是学前教育的生命线。督导评估在保教质量方面设置了17项指标,涵盖办园条件、教师队伍建设、保教活动、安全管理等内容。我们必须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坚决防止"重建设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
教育部门要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