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X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人才分布

  (二)年龄情况

  (三)学历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产业发展需求

  (二)立足拓宽发展渠道

  (三)立足激发创新活力

  (四)立足维护合法权益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二)健全“银发人才二次开发”机制

  (三)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关于X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准确掌握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近期,我们对全市151家“24”产业链链上企业和X县部分企业的技能人才规模、层次结构和行业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梳理了我市技能人才情况,借鉴各地做法,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相关部门紧扣产业发展大局,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等级认定、考核评价等工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截至20255月底,151家调研企业中持证技能人才共2.52万人(其中:特级技师31人、高级技师767人、技师2318人、高级工6753人、中级工8114人、初级工7237人),占职工总数48624人的50.82%。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技能人才密度系数较高。持证技能人才总数达到企业职工总数一半以上,特别是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链上企业人才密度系数达68.7人/百名在岗职工,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互促共进。二是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突出。31名特级技师中,大国工匠1名,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创新提出新员工“1133”培养法及PDCA循环培养模式,年均培训近万人,先后培养出X省技术能手12名,X省技术标兵31名,充分发挥了技能大师及其团队的领军带头作用。三是基础技能人才储备充足。中级工和初级工超过1.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61%,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技能人才队伍呈年轻化、专业化趋势。

(一)人才分布

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我市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家省属国有企业,占技能人才总量的85%,其中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比达78%,民营企业占比12%,市属国有企业占比3%。从产业链分布情况来看,我市三分之二的技能人才集中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

(二)年龄情况

1645岁青年技能人才18713人,占总量的74%;4660岁技能人才6392人,占总量的25%;60岁以上高技能人才115人,占总量的0.5%;中青年技能人才储备量大,“银发”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明显,人才活力有效激发,梯队建设合理有序。

(三)学历情况

随着近年来企业通过大规模社会化招聘高校毕业生,新录用员工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专科及以上学历技能人才占比达94%,其中本科及以上占27%。X公司、X公司等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人才比例超过40%。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X市各级人社部门从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保障等环节精准发力,为打造技术精湛、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一)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切实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重点依托省属企业、职业技能院校、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现有人才平台,目前累计建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家、省级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省级5家。紧扣“24”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动态调整《X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指导目录》,“十四五”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4万人次,完成“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目标5万人次的120.8%(其中,已累计培训企业职工3.4万余人次、企业新型学徒2000多人次,拨付职业培训补贴3390万元,为3634人拨付技能提升补贴505.7万元)。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人、大国工匠1人、全国技术能手5人、全国劳动模范5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人。X技师学院砌筑基地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项目金牌,受到人社部通报表扬。

(二)立足拓宽发展渠道,加快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一是高效率规范评价机制。实施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工程,全力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基层岗位成功评聘特级技师33人(退休2人),突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二是高标准遴选评价机构。指导支持X公司、冶金学院申报省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认定金化集团等1家市级自主评价企业、4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3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持续完善我市技能人才评价矩阵,优化了技能人才评价条件。三是高质量开展评价工作。规范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三年累计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4607人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444人次,构建产业工人纵向晋升通道与横向流动机制,实现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双提升,有效赋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

(三)立足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为营造崇技尚能的社会氛围,举办X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搭建技能人才交流平台,设置焊工、电工、电子商务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关于X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